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61 | 2024-11-07 |
Photodynamic therapy: An emerging therapeutic modality in dentistry
2024-Nov-15,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IF:3.3Q1
DOI:10.1016/j.bmc.2024.117962
PMID:39442490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光动力疗法(PDT)在牙科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 PDT具有选择性靶向、广谱抗菌效果、无耐药性发展及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协同效应等独特优势 | PDT面临光敏剂输送、光穿透、氧气可用性及标准化协议需求等挑战 | 探讨PDT在牙科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 牙周病、根管治疗、口腔癌、牙种植和龋齿等牙科疾病 | NA | 口腔癌 | 光动力疗法(PDT) | NA | NA | NA |
62 | 2024-11-06 |
A novel Affi-Cova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one-step 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His-tagged enzyme directly from crude cell lysate
2024-N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F:7.7Q1
DOI:10.1016/j.ijbiomac.2024.135811
PMID:39322145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新型磁性纳米颗粒MNP@Affi-Cova,用于一步法直接从粗细胞裂解液中共价固定His标签酶 | 创新的磁性纳米颗粒MNP@Affi-Cova结合了亲和力和共价双功能,能够在温和条件下直接从粗细胞裂解液中固定重组酶 | NA | 开发一种新型功能载体,能够在温和条件下直接从粗细胞裂解液中共价固定目标蛋白质 | His标签的重组酶r-birA | NA | NA | SEM, FT-IR光谱, zeta电位 | NA | NA | NA |
63 | 2024-11-06 |
Variable orthogonality of serine integrase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ϕC31 family
2024-11-01, Scientific reports
IF:3.8Q1
DOI:10.1038/s41598-024-77570-9
PMID:39487291
|
研究论文 | 研究了三种相关整合酶(ϕC31、ϕBT1和TG1)及其重组方向性因子(RDF)在整合和切除反应中的正交性 | 发现不同整合酶-RDF对的正交性存在差异,TG1整合酶在attP x attB和attR x attL反应中表现出最高的活性 | 整合酶/RDF对的正交性较弱,需要进一步鉴定和表征更多的整合酶-RDF对 | 研究整合酶及其重组方向性因子在基因组修饰应用中的正交性 | 三种相关整合酶(ϕC31、ϕBT1和TG1)及其重组方向性因子(RDF) | NA | NA | AlphaFold-Multimer | NA | NA | 三种相关整合酶(ϕC31、ϕBT1和TG1)及其重组方向性因子(RDF) |
64 | 2024-10-28 |
Multicellula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type architectures demonstrate computational problem solving
2024-Nov,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IF:12.9Q1
DOI:10.1038/s41589-024-01711-4
PMID:39285005
|
研究论文 | 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混合和匹配离散工程细菌细胞创建的模块化多细胞系统,该系统能够设计解决多种计算决策问题 | 首次构建了一种基于工程细菌的模块化多细胞系统,模拟人工神经网络架构,能够执行计算任务 | NA | 开发一种能够解决多种计算决策问题的模块化多细胞系统 | 工程细菌细胞及其在计算任务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人工神经网络 | NA | NA |
65 | 2024-10-11 |
Every road leads to Rome: diverse biosynthetic regulation of plant cell wall-degrading enzymes in filamentous fungi Penicillium oxalicum and Trichoderma reesei
2024-Nov, 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
IF:8.1Q1
DOI:10.1080/07388551.2023.2280810
PMID:38035670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青霉菌和木霉菌中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 | 本文首次深入比较了青霉菌和木霉菌在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生物合成调控方面的差异 | NA | 探讨不同丝状真菌中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 | 青霉菌和木霉菌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66 | 2024-09-14 |
Advances on transfer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 DNA in bacteria, fungi, and mammalian cells
2024-Nov,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4.108421
PMID:39127411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在细菌、真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转移和维持大DNA的方法 | 本文总结了当前可用于转移和维持大DNA的方法,并讨论了每种方法的技术优势和劣势 | 本文未提供具体的技术细节或实验数据,仅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概述 | 探讨大DNA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转移和维持技术 | 细菌、真菌和哺乳动物细胞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67 | 2024-09-14 |
Engineering oleaginous red yeasts as versatile chass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leochemicals and valuable compounds: Curr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2024-Nov,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4.108432
PMID:39163921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利用红酵母作为多功能底盘生产油脂化学品和其他有价值化合物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 本文介绍了基因和代谢工程技术以及系统生物学分析在提高红酵母生产能力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利用红酵母作为生物制造平台在循环生物经济中的潜力 | NA | 探讨红酵母作为多功能生物制造平台在可持续化学品和燃料生产中的应用 | 红酵母及其在生产特种化学品如油脂化学品、有机酸、脂肪酸衍生物、萜类化合物和其他有价值化合物中的应用 | 生物工程 | NA | 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分析 | NA | 多组学数据 | NA |
68 | 2024-09-14 |
Bio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production of unusual fatty acids in transgenic plants and recombinant microorganisms
2024-Nov,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4.108435
PMID:39214484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和重组微生物中不常见脂肪酸(UFAs)的生物技术进展 | 讨论了UFAs的生物合成、积累和异源生产方面的最新进展 | 转基因宿主中UFAs的含量通常远低于天然来源,且扩大UFAs种类生产的成功率较低 | 探讨提高工程化植物和微生物中UFAs含量的挑战和潜在策略 | 不常见脂肪酸(UFAs)及其在食品、饲料和油脂化工行业的应用 | 生物技术 | NA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69 | 2024-09-13 |
Microalg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facilitates precision nutrition and dietary regulation
2024-Nov-15,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DOI:10.1016/j.scitotenv.2024.175460
PMID:39137841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利用系统代谢工程优化微藻以实现精准营养和可持续饮食的方法 | 创新性地应用系统代谢工程,通过多组学分析和先进的代谢工程策略(如ZFNs、TALENs和CRISPR/Cas系统)优化微藻,提高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生产 | NA | 探讨微藻在精准营养和可持续饮食中的应用潜力 | 微藻及其代谢产物 | 代谢工程 | NA | 代谢工程、多组学分析、CRISPR/Cas系统 | NA | NA | NA |
70 | 2024-09-13 |
Microbial biofilms as a platform for diverse biocatalytic applications
2024-Nov, Bioresource technology
IF:9.7Q1
DOI:10.1016/j.biortech.2024.131302
PMID:39173957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生物膜在多种生物催化应用中的潜力,特别是人工工程生物膜的应用 | 本文填补了人工工程生物膜在生物催化系统中应用的空白,并探讨了生物膜工程的策略 | 本文主要集中在综述和理论探讨,缺乏具体实验数据和案例研究 | 探讨微生物生物膜在生物催化应用中的潜力,特别是人工工程生物膜的应用 | 微生物生物膜及其在生物催化系统中的应用 | NA | NA | 基因修饰、合成生物学方法、生物膜形成过程的靶向操作 | NA | NA | NA |
71 | 2024-09-13 |
Challenges to rhizobial adaptability in a changing climate: Genetic engineering solutions for stress tolerance
2024-Nov,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IF:6.1Q1
DOI:10.1016/j.micres.2024.127886
PMID:39232483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根瘤菌在气候变化下的适应性挑战及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通过基因工程提高根瘤菌耐受性的最新方法 | 本文总结了当前关于根瘤菌耐受性相关基因和通路的知识,并介绍了最新的基因工程方法,如合成生物学,以提高根瘤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 根瘤菌耐受性的遗传基础仍然了解不足 | 探讨气候变化对根瘤菌-植物共生关系的影响,并提出通过基因工程提高根瘤菌适应性的方法 | 根瘤菌及其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 | NA | NA | 基因工程 | NA | NA | NA |
72 | 2024-08-22 |
Single-round QuikChange PCR for engineering multiple site-directed mutations in plasmid DNA
2024-Nov,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IF:2.6Q2
DOI:10.1016/j.ab.2024.115621
PMID:39019205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且节省时间的方法,通过使用质粒作为模板和兼容的寡核苷酸引物,按照QuikChange策略,在一次聚合酶链反应中引入多个核苷酸插入、删除和替换 | 该方法能够在一次聚合酶链反应中实现多个位点的突变,提高了基因工程的效率 | 通常需要筛选5个克隆才能找到所有期望突变的成功克隆 | 开发一种新的突变研究方法,以促进蛋白质生物化学、正向遗传学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 | 质粒DNA中的多个位点定向突变 | 生物化学 | NA | 聚合酶链反应 | NA | DNA | 通常筛选5个克隆 |
73 | 2024-08-05 |
Ascorbate peroxidase catalyses synthesis of protocatechualdehyde from p-hydroxybenzaldehyde in Lycoris aurea
2024-Nov-15, Gene
IF:2.6Q2
DOI:10.1016/j.gene.2024.148697
PMID:3888018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探讨了由作为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原儿茶醛在石蒜属植物中的生物合成机制 | 发现了L. aurea中的新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能够从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原儿茶醛 | 研究仅针对L. aurea进行,未涵盖其他物种的相关生物合成机制 | 揭示石蒜属植物中原儿茶醛的生物合成路径 | 研究对象是石蒜属植物Lycoris aurea及其原儿茶醛相关基因 | 数字病理学 | NA | 克隆和分子对接 | NA | NA | 测量了Lycoris aurea根、球茎、花梗和花中的原儿茶醛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