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1 | 2025-04-05 |
Sustainable regeneration of 20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 in a reconstituted system toward self-synthesizing artificial systems
2025-Apr-04, Science advances
IF:11.7Q1
DOI:10.1126/sciadv.adt6269
PMID:40173221
|
研究论文 | 研究开发了一种能够持续再生20种氨酰-tRNA合成酶(AARS)的重构系统,为自复制人工系统的实现提供了重要进展 | 通过五种改进方法(序列优化、翻译系统组成优化、特定AARS替换、翻译抑制消除及DNA浓度平衡),实现了20种AARS的可持续再生 | 研究未涉及该重构系统在更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效果 | 推动自复制人工系统的实现 | 20种氨酰-tRNA合成酶(AARS) | 合成生物学 | NA | 体外重构系统 | NA | NA | NA |
2 | 2025-04-05 |
Introduction of human m6Am methyltransferase PCIF1 facilitates the biosynthesis of terpenoid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025-Apr-02,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IF:4.3Q1
DOI:10.1186/s12934-025-02701-4
PMID:40176045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引入人类m6Am甲基转移酶PCIF1到酿酒酵母中,显著提高了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效率 | 首次发现PCIF1能显著促进酿酒酵母中角鲨烯和长叶烯的生物合成,并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 研究仅针对特定萜类化合物,未验证对其他代谢产物的普适性 | 开发更高效的代谢途径优化策略以提高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生产潜力 |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 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工程策略、转录组分析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工程化酵母菌株 |
3 | 2025-04-05 |
Redesigning and rethinking genetic circuits: the potential of transcriptional rewiring in filamentous fungi
2025-Apr-02,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IF:7.1Q1
DOI:10.1016/j.copbio.2025.103301
PMID:40179610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丝状真菌中基因调控网络(GRN)操作的分子工具包,重点关注转录重连和启动子工程 | 利用对光和温度等物理线索响应的顺式元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时空精确基因表达控制,并展示了转录重连如何增强纤维素酶生产和揭示复杂电路的设计原则 | 主要关注丝状真菌,对其他真菌种类的应用潜力讨论较少 | 探索丝状真菌中基因调控网络的操纵潜力,特别是在代谢工程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丝状真菌,特别是以Neurospora crassa为模型 | 合成生物学 | NA | 转录重连,启动子工程 | NA | NA | NA |
4 | 2025-04-05 |
High-throughput optimisation of protein secretion in yeast via an engineered biosensor
2025-Apr,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14.3Q1
DOI:10.1016/j.tibtech.2024.11.010
PMID:39674781
|
研究论文 |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工程生物传感器优化酵母中蛋白质分泌的高通量方法 | 利用酵母G蛋白偶联受体生物传感器测量与目标蛋白共分泌的肽标签浓度,实现蛋白质分泌效率的高通量筛选 | NA | 优化异源蛋白质表达策略中的分泌效率 | 酵母中的蛋白质分泌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组合Golden Gate克隆 | G蛋白偶联受体(GPCR)生物传感器 | 荧光报告基因数据 | 超过6000种启动子、信号肽和终止子的组合 |
5 | 2025-04-05 |
Unlocking lignin valorization and harnessing lignin-based raw materials for bio-manufacturing
2025-Apr,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DOI:10.1007/s11427-024-2792-x
PMID:39704933
|
综述 | 本文全面总结了木质素降解的前沿生物策略、木质素分解酶、代谢途径以及降解菌株或菌群,并批判性地评估了其潜在机制 | 强调了利用数字系统和合成生物学等创新方法来释放木质素衍生原材料的商业潜力,以及人工智能驱动技术在克服当前挑战和推动木质素增值广泛采用中的前景 | 木质素的复杂组成和抗分解性仍然是其定向增值的主要障碍 | 探索木质素增值和利用木质素基原材料进行生物制造的潜力 |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工程、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驱动技术 | NA | NA | NA |
6 | 2025-04-05 |
Leveraging the versatile properties of bacterial spores in materials
2025-Apr,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14.3Q1
DOI:10.1016/j.tibtech.2024.09.018
PMID:39472253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基于细菌孢子的材料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开发高性能、时间和成本效益的孢子基材料的未来挑战 | 利用细菌孢子的休眠特性和对恶劣条件的抵抗能力,克服了传统工程活材料(ELMs)寿命短和需要冷链物流的缺点 | 需要进一步开发合成生物学工具以更高效地工程化孢子,并深入理解其物理特性 | 探讨细菌孢子作为功能性材料的潜力及其在工程活材料中的应用 | 细菌孢子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工具 | NA | NA | NA |
7 | 2025-04-05 |
Using synthetic biology to express nitrogenase biosynthesis pathway in rice and to overcome barriers of nitrogenase instability in plant cytosol
2025-Apr,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14.3Q1
DOI:10.1016/j.tibtech.2024.12.002
PMID:39818476
|
研究论文 | 该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在稻米中表达固氮酶生物合成途径,以克服植物细胞质中固氮酶不稳定的障碍 | 首次将包含13个基因的固氮酶生物合成途径引入水稻,并发现NifH-S18是导致蛋白降解的关键残基,同时获得了具有Fe蛋白活性和抗植物内切蛋白酶切割的NifH变体 | 研究仅在水稻中进行了验证,尚未在其他谷物中测试 | 通过工程化固氮作用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 | 水稻 | 合成生物学 | NA | 多基因载体转化、性杂交、基因组测序分析 | NA | 基因组数据、蛋白质数据 | 两个F杂交水稻品系L12-13和L8-17 |
8 | 2025-04-05 |
TTLOC: A Tn5 transposase-based approach to localize T-DNA integration sites
2025-Mar-28, Plant physiology
IF:6.5Q1
DOI:10.1093/plphys/kiaf102
PMID:40131780
|
研究论文 | 介绍了一种基于Tn5转座酶的T-DNA整合位点定位方法TTLOC,用于快速、低成本、高通量地检测转基因植物的T-DNA整合位点 | 开发了基于Tn5转座酶的T-DNA整合位点定位新方法TTLOC,相比现有技术更快速、成本更低且通量更高 | 未明确提及方法的局限性 | 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的T-DNA整合位点检测方法,以促进转基因植物的鉴定和作物育种 | 转基因拟南芥、水稻、大豆、番茄、马铃薯和小麦 | 植物合成生物学 | NA | Tn5转座酶介导的基因组DNA片段化,NGS测序 | NA | 基因组测序数据 | 65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和多个其他作物转基因株系 |
9 | 2025-04-05 |
Editorial: Microbial co-cultures: a new era of synthetic bi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volume II
2025,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IF:4.0Q2
DOI:10.3389/fmicb.2025.1587450
PMID:40182290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10 | 2025-04-04 |
Engineering Protocell Networks for Prototissue Development
2025-Apr-03,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IF:10.0Q1
DOI:10.1002/adhm.202500376
PMID:40177794
|
review | 探讨将原始细胞组装成原始组织的方法及其在合成生物学和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 | 综述了多种原始细胞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组装成功能化原始组织的化学和物理策略,强调了原始组织在细胞间通讯和集体行为方面的独特性质 | NA | 探索原始细胞网络工程在原始组织发展中的应用 | 原始细胞模型(如脂质囊泡、聚合物囊泡、蛋白质体、无膜凝聚体和乳液滴)及其组装成的原始组织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11 | 2025-04-04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iosynthesis of Pimprinine-Type Indolyloxazoles Unravels an Unusual d-Configurational Substrate Metabolic Streamline
2025-Apr-0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4.4Q1
DOI:10.1021/jacs.5c01705
PMID:40178231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揭示了Pimprinine型吲哚恶唑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三种关键酶和一种前所未有的d-构型底物代谢流 | 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d-构型底物代谢流,并鉴定了三种关键酶PimA、PimB和PimC在Pimprinine型吲哚恶唑生物碱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 NA | 阐明Pimprinine型吲哚恶唑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机制 | Pimprinine型吲哚恶唑生物碱及其生物合成酶 | 生物化学 | NA | 同位素标记实验、比较基因组挖掘 | NA | 生物化学数据 | NA |
12 | 2025-04-04 |
Development of a Transposon-Based Genome Engineering Toolkit for Efficient and Adaptable Genetic Modifications in Wolfiporia cocos
2025-Apr-02,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766
PMID:40173021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基于转座子的基因组工程工具包,用于高效且可适应的茯苓遗传修饰 | 该工具包显著提高了转化效率,支持多基因整合,并通过鸡尾酒式组装多个基因到转座子中,避免了复杂遗传电路组装的需求 | NA | 优化茯苓的基因组工程工具包,以支持高效的遗传修饰 | 茯苓(Wolfiporia cocos) | 合成生物学 | NA | 转座子技术 | NA | 基因组数据 | NA |
13 | 2025-04-04 |
Rational design of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for RNA primer elongation
2025-Mar-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F:7.7Q1
DOI:10.1016/j.ijbiomac.2025.142712
PMID:40174852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通过合理设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的引物识别位点,实现了RNA引物的高效延伸 | 通过工程化改造TdT酶的引物识别位点,将RNA延伸活性从20%提升至90%以上,并开发了两种可行的微量microRNA检测方法 | NA | 开发能够高效延伸RNA引物的工程化TdT酶,用于核酸的从头合成和合成生物学应用 |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及其RNA引物延伸能力 | 合成生物学 | NA | 酶工程化改造 | NA | NA | NA |
14 | 2025-04-04 |
Synthetic biology routes to new and extinct natural products
2025-Mar-21, RSC chemical biology
IF:4.2Q2
DOI:10.1039/d5cb00047e
PMID:40171247
|
research paper | 该论文探讨了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新型和已灭绝天然产物的途径 | 利用基因敲除和基因交换技术,成功分离出多种新型代谢产物,并优化了生产菌株以提高特定代谢物的产量和稳定性 | 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和真菌的代谢途径,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生物系统 | 探索和优化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生产新型和改良的代谢产物 | 细菌和真菌的代谢途径及其产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敲除、基因交换、异源表达 | NA | 基因组数据、代谢产物数据 | 多种细菌和真菌菌株 |
15 | 2025-04-04 |
Use and dual use of synthetic biology
2025-03-07, Comptes rendus biologies
IF:0.7Q4
DOI:10.5802/crbiol.173
PMID:40052950
|
评论 | 探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其潜在的双重用途风险 | 回顾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指出当前对其新颖性的认知实际上是记忆快速丧失的结果,并强调该领域在病原体重构和功能增益实验中的潜在风险 | 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来应对合成生物学的双重用途风险 | 分析合成生物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潜在的双重用途风险,特别是病原体重构和功能增益实验的危险 | 合成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合成DNA和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 | 合成生物学 | NA | DNA合成 | NA | 基因组序列数据 | NA |
16 | 2025-04-04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riven innovations in biochemistry: A review of emerging research frontiers
2025-Mar-07, Biomolecules & biomedicine
DOI:10.17305/bb.2024.11537
PMID:3981945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研究能力的提升 | 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化学中的新兴研究前沿,包括数据分析和分子建模等 | 面临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和伦理问题等挑战 | 评估人工智能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及其潜力 |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复杂数据集、分子相互作用和药物发现 | 生物化学 | NA | 机器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基于AI的分子建模 | AlphaFold | 复杂数据集 | NA |
17 | 2025-04-03 |
Phase Separation-Mediated Multienzyme Assembly In Vivo
2025-Apr-02,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F:5.7Q1
DOI:10.1021/acs.jafc.4c09585
PMID:40107849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整合相分离蛋白RGGRGG与ReverseTag/ReverseCatcher标记系统,探讨了其在多酶复合物形成中的潜力 | 利用相分离蛋白RGGRGG与ReverseTag/ReverseCatcher系统的结合,实现了多酶复合物的自组装,显著提高了番茄红素的产量 | 研究主要聚焦于番茄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六种酶,其他酶系统的适用性尚未验证 | 探索相分离介导的多酶组装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多酶复合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粗粒度模拟、ReverseTag/ReverseCatcher标记系统 | NA | NA | 六种参与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酶 |
18 | 2025-04-03 |
Long-Term Yeast Cultivation Coupled with In Situ Extraction for High Triterpenoid Production
2025-Apr-02,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F:5.7Q1
DOI:10.1021/acs.jafc.5c00273
PMID:40129278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通过结合长期酵母培养与原位提取技术,提高了工程酵母细胞内人参皂苷的生产和输出效率 | 结合长期酵母培养与原位提取技术,显著提高人参皂苷的生产效率,并实现酵母的多次重复利用 | 研究未提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潜在挑战或成本效益分析 | 提高人参皂苷的生产效率,支持其工业化生产 | 工程酵母细胞内的人参皂苷 | 合成生物学 | NA | 酵母培养与原位提取技术 | NA | NA | 单次摇瓶培养 |
19 | 2025-04-03 |
Establishing a Serine Integrase-Based Genetic Memory System In Vitro
2025-Apr-02,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F:3.5Q2
DOI:10.1002/bit.28986
PMID:4017193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丝氨酸整合酶的体外遗传记忆系统,用于DNA信息存储和处理 | 利用三种正交丝氨酸整合酶构建模块化、正交且可量化的体外遗传记忆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级联生物转化过程 | 研究仅限于体外环境,尚未在活体生物中进行验证 | 开发先进的体外遗传记忆系统以存储和处理遗传信息 | 基于DNA的遗传记忆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丝氨酸整合酶技术 | NA | DNA序列数据 | NA |
20 | 2025-04-03 |
Evolution and Impact of Imine Reductases (IREDs) Research: A Knowledge Mapping Approach
2025-Apr-02,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IF:2.4Q3
DOI:10.1007/s12033-025-01421-9
PMID:4017274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方法,探索了亚胺还原酶(IREDs)的研究格局和演变 | 首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提供了IRED研究的可视化表示,揭示了当前趋势和新兴主题 | 研究仅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的数据,可能存在遗漏 | 评估IRED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学者提供研究方向和潜在合作者信息 | 239篇关于IREDs的研究文章和综述 | 生物催化 | NA | 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方法(CiteSpace, VOSviewer, Pajek, Scimago Graphica) | NA | 文献数据 | 239篇研究文章和综述(2010-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