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使用关键词“['synthetic biology']”过滤),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9.9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工程工具 | 宿主生物 | 回路设计 | 应用领域 |
|---|---|---|---|---|---|---|---|---|---|---|---|---|---|---|---|---|---|---|
| 461 | 2025-10-05 |
The secret life of RNA and lipids
2025-Dec, RNA biology
IF:3.6Q2
DOI:10.1080/15476286.2025.2526903
PMID:40613519
|
综述 | 探讨RNA与脂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合成生物学和生命起源中的意义 | 提出RNA可通过序列特异性方式选择性结合脂质膜,为工程化RNA传感器和调控元件提供新机制 | NA | 探索RNA与脂质相互作用的化学基础及其在合成生物学、RNA世界假说和现代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 RNA分子与脂质膜的相互作用机制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RNA传感器、调控元件 | 医学, 合成生物学 |
| 462 | 2025-10-05 |
A meta-analysis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identifies disease-associated small molecules
2025-Feb-12, Cell host & microbe
IF:20.6Q1
DOI:10.1016/j.chom.2025.01.002
PMID:39947133
|
荟萃分析 | 通过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小分子生物合成基因簇,发现与疾病相关的脂肪酸酰胺类分子及其致病机制 | 首次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鉴定出克罗恩病相关的微生物源小分子,并揭示其通过破坏肠道通透性加剧疾病的机制 | 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在人类中的直接致病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 探索肠道微生物组来源的小分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样本和疾病相关小分子 | 微生物组学 | 炎症性肠病 | 宏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 | NA | 宏基因组数据,质谱数据 | 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肠道微生物组样本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医学 |
| 463 | 2025-10-05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highly specific whole-cell biosensor for supersulfide detection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2025-Nov-01,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IF:10.7Q1
DOI:10.1016/j.bios.2025.117731
PMID:40592263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基于AtBigR的高特异性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用于环境样品中超硫化物的检测 | 首个用于超硫化物特异性检测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具有极低背景泄漏和高灵敏度 | NA | 开发能够准确检测超硫化物的生物传感平台 | 超硫化物(包括元素硫、无机多硫化物和有机多硫化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技术 | NA | 环境样品数据 | 来自不同海底地形的海洋沉积物和锂硫电池电解质 | AtBigR调控系统 | NA | 基于超硫化物感应阻遏蛋白AtBigR的生物传感器系统 | 环境,能源 |
| 464 | 2025-10-05 |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nd molecular cloning of squalene synthase from Simaroubaceae
2025-Oct,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IF:1.4Q4
DOI:10.1016/j.pep.2025.106751
PMID:40451315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克隆技术研究了苦木科植物中角鲨烯合酶(SQS)的特征与功能 | 首次从苦木科植物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分析多种SQS,鉴定关键催化残基并通过突变分析验证其功能 | 仅对苦木科部分物种的SQS进行了研究,未涉及其他植物家族的比较 | 研究苦木科植物中角鲨烯合酶的特征及其在苦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 | 苦木科植物中的角鲨烯合酶(AaSQS, BjSQS, AeSQS, QaSQS, ElSQS, SaSQS) | 生物信息学 | NA | 转录组分析,分子克隆,蛋白表达,分子对接,突变分析 | NA | 序列数据,结构数据 | 6种苦木科植物的SQS基因 | 分子克隆,定点突变 | 大肠杆菌 | NA | 医药,工业生物技术 |
| 465 | 2025-10-05 |
Efficient De Novo Assembly of 100 kb-Scale Human Functional Immunoglobulin Heavy Variable (IGHV) Gene Fragments In Vitro
2025-Jul-18,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5c00011
PMID:40135783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无疤痕体外组装方法,成功构建了百kb级别的人类功能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 | 首次实现百kb级别复杂人类基因组片段的体外无疤痕组装,解决了高度重复区域的技术难题 | NA | 开发大规模人类基因组片段的高效组装方法 | 人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 | 合成生物学 | NA | Gibson等温组装 | NA | DNA序列 | NA | Gibson Assembly | NA | 功能性免疫球蛋白基因片段 | 医学, 基础研究 |
| 466 | 2025-10-05 |
A Tn5 Transposase-Based System for High-Efficiency Genome-Wide Gene Activ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2025-Jul-18,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5c00170
PMID:40527878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基于Tn5转座酶的系统,用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高效全基因组基因激活 | 利用Tn5转座酶构建了首个近随机整合的全基因组基因激活系统,能够同时实现选择性生长和条件性基因激活 | NA | 开发高效的全基因组基因激活工具以促进细菌工程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大肠杆菌基因组 | 合成生物学 | NA | Tn5转座酶介导的转座 | NA | 基因组数据 | NA | Tn5转座酶 | 大肠杆菌 | 四环素诱导型启动子Ptet控制的基因激活系统 | 工业生物技术 |
| 467 | 2025-10-05 |
Establishment of a Visible Reporter System in Zymomonas mobilis through Random Mutagenesis and Rational Design of a Chromoprotein eforRed
2025-Jul-18,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872
PMID:4059020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在运动发酵单胞菌中通过随机诱变和理性设计建立了可见报告基因系统 | 通过随机易错PCR和蛋白质理性设计增强eforRed色蛋白的光谱特性,特别是在非模式微生物中建立可见报告系统 | 研究局限于单一菌株和特定色蛋白,未在其他非模式微生物中验证通用性 | 开发用于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的可见报告基因系统 | 运动发酵单胞菌和eforRed色蛋白 | 合成生物学 | NA | 随机易错PCR、蛋白质理性设计、光谱分析 | NA | 光谱数据、蛋白质表达数据 | NA | 随机诱变、理性设计 | 运动发酵单胞菌 | 可见报告系统,使用强启动子P-4S或P驱动突变eforRed表达 |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 |
| 468 | 2025-10-05 |
Biofortified Bacteria: The Role of Selenium-Enriched Microorganisms in Enhancing Animal Selenium Uptake-A Review
2025-Jul-17,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IF:2.2Q1
DOI:10.1111/jpn.70001
PMID:40674621
|
综述 | 探讨富硒微生物(特别是细菌)作为新型有机硒补充策略在畜禽营养中的应用潜力 | 利用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开发能够增强硒吸收、转化和积累的工程菌株 | 需要优化菌株选择、发酵工艺、生物安全性,并通过长期饲养试验验证效果 | 研究富硒微生物在改善动物硒营养状况中的应用 | 家禽和反刍动物 | NA | NA | 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CRISPR-Cas9, Gibson Assembly, Golden Gate Assembly, BioBrick, iGEM | 细菌 | 模块化遗传电路、硒响应生物传感器、可控生物转化途径 | 农业、生物医学、环境修复 |
| 469 | 2025-10-05 |
Computational Strategies to Enhance Vitamin B12 Biosynthesis Potential of Microbes
2025-Jul-04, Current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84-025-04325-8
PMID:40615742
|
综述 | 讨论利用计算生物学方法增强微生物维生素B12生物合成能力的策略 | 整合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人工智能驱动的途径优化和多组学数据融合等最新技术 | NA | 提高微生物维生素B12的生物合成能力以满足全球营养和治疗需求 | 微生物维生素B12生物合成系统 | 计算生物学 | 营养缺乏症 | 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分子对接、多组学数据分析 | NA | 基因组数据、代谢组数据 | NA | CRISPR-Cas9 | 微生物 | 维生素B12生物合成途径优化 | 医药, 工业生物技术 |
| 470 | 2025-10-05 |
Regulation and induction of fung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2025-Jul-01,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03-025-04386-0
PMID:40590991
|
综述 | 全面分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鉴定方法和增产策略 | 整合组学技术与计算模型优化发酵过程,倡导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代谢工程的跨学科创新 | 未明确提及具体研究局限性(综述文章特性) | 解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并提升其产量 |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 | 合成生物学 | NA | 组学技术、响应面方法、人工神经网络 | 人工神经网络 | NA | NA | NA | NA | NA | 医药, 农业, 工业生物技术 |
| 471 | 2025-10-05 |
Biodegradation of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Thiacloprid and Thiamethoxam by Microorganisms: Metabolic Process, Metabolic Enzymes and Toxicity Assessments of their Metabolites
2025-Jun-25, Current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84-025-04326-7
PMID:40555881
|
综述 | 系统综述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和噻虫胺的微生物降解机制、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毒性评估 | 重点关注微生物群落通过互补代谢途径的协同降解潜力,以及多组学技术、计算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在生物修复中的整合应用 | NA | 阐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及代谢产物生态毒性 | 噻虫啉(THI)和噻虫胺(THIA)两种新烟碱类杀虫剂 | 环境微生物学 | NA | 多组学技术、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 | NA | NA | NA | NA | 微生物 | NA | 环境 |
| 472 | 2025-10-05 |
Expression of Fluorescence Reporters and Natural Products in Native Gut Escherichia coli
2025-05-16,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835
PMID:4013871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利用CRAGE技术对天然肠道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成功表达荧光报告基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 | 首次将CRAGE技术应用于天然肠道大肠杆菌菌株,实现了多种异源基因表达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 研究仅针对两种特定大肠杆菌菌株,未涉及其他肠道微生物 | 开发天然肠道大肠杆菌作为合成生物学多功能平台 | 天然肠道大肠杆菌菌株EcAZ-1和益生菌株Nissle 1917 | 合成生物学 | NA | CRAGE基因组工程技术 | NA | 基因表达数据、荧光检测数据 | 两种大肠杆菌菌株 | CRAGE | 大肠杆菌 | 荧光报告基因表达系统、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 | 医学, 生物医学研究 |
| 473 | 2025-10-05 |
Next-generation probiotics and engineered BEVs for precision therapeutics in osteoporosis
2025, Frontiers in nutrition
IF:4.0Q2
DOI:10.3389/fnut.2025.1581971
PMID:40667443
|
综述 | 探讨工程化益生菌和细菌胞外囊泡在骨质疏松精准治疗中的新兴策略 | 提出结合下一代益生菌与工程化BEVs通过靶向肠-骨轴实现骨质疏松精准治疗的新范式 | 存在标准化和安全性挑战,临床转化仍需进一步验证 | 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骨质疏松治疗新方法 | 骨质疏松患者及肠-骨轴调控机制 | 合成生物学 | 骨质疏松 | 合成生物学工程化技术 | NA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工具 | 益生菌 | 免疫调节、代谢物生产和神经内分泌调控通路 | 医学 |
| 474 | 2025-10-05 |
Improved biosynthesis of C4 derivatives by engineered thiolase
2025-Sep, Metabolic engineering
IF:6.8Q1
DOI:10.1016/j.ymben.2025.05.001
PMID:4032000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大肠杆菌从乙二醇生物合成四碳化合物的新型代谢途径 | 通过定向进化技术改良了关键酶CnBktB的催化效率,并首次实现了从PET降解产物乙二醇直接合成高价值四碳化合物 | NA | 开发从C2前体高效生物合成四碳化合物的可持续路线 | 1,4-丁二醇、1,2,4-丁三醇和琥珀酸等四碳化合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定向进化、代谢工程 | NA | NA | NA | 定向进化 | 大肠杆菌 | 新型代谢途径,包含乙二醇转化模块和四碳化合物合成模块 | 环境,工业生物技术 |
| 475 | 2025-10-05 |
Polymer sailing on rafts within lipid membranes
2025-Jul-08,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F:9.4Q1
DOI:10.1073/pnas.2503203122
PMID:40608678
|
研究论文 | 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和单分子追踪实验研究线性聚合物在二元脂质膜上的动力学行为 | 发现纳米尺寸聚合物优先吸附到膜筏形成组分上可诱导并稳定单个脂筏,聚合物与脂筏共定位形成动态限制 | NA | 阐明细胞膜上大分子吸附动力学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线性聚合物在二元脂质膜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 | 生物物理学 | NA | 流体动力学模拟, 单分子追踪实验, 正态模态分析 | Saffman-Delbrück模型, Zimm模型, Stokes-Einstein模型 | 模拟数据, 实验追踪数据 | NA | NA | NA | NA | 生物技术, 生物传感, 治疗学, 合成生物学 |
| 476 | 2025-10-05 |
Combining synthetic biology with synthetic electrochemistry to expand the chemical space of the indolocarbazole family
2025-Jul-16,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IF:2.9Q1
DOI:10.1039/d5ob00766f
PMID:4057664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结合合成生物学与合成电化学技术,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 | 首次将多步生物级联反应与电催化相结合,实现了吲哚咔唑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并观察到前所未有的N-N同源二聚化现象 | NA | 开发环境友好的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扩展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空间 | 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 合成生物学 | 肿瘤 |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电化学, 酶促糖基化, 电化学转化 | NA | 化学合成数据, 生物活性数据 | 17种化合物在20种人类肿瘤细胞系中测试 | 模块化共培养工程 | NA | 代谢通路重构, 生物级联反应 | 医药 |
| 477 | 2025-10-05 |
Application of the Pipeline Metabolic Model in Food Synthetic Biology
2025-Jul-1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F:5.7Q1
DOI:10.1021/acs.jafc.5c04173
PMID:40600973
|
研究论文 | 提出管道代谢模型作为食品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和操作框架,用于改善功能性食品分子的生产 | 将代谢网络抽象为管道(代谢途径)和阀门(关键酶)的网络,实现更直观的可视化和模块化工程 | NA | 降低合成生物学研究障碍,促进可持续食品生产创新 | 功能性食品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生产 | 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工程 | 管道代谢模型 | NA | NA | NA | NA | 代谢途径抽象为管道网络,关键酶作为阀门控制 | 食品, 工业生物技术 |
| 478 | 2025-10-05 |
Membrane-Anchored Polyproline Provides Controlled Microdomain Formation and Permeability in Lipid Vesicles
2025-Jul-16,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4.4Q1
DOI:10.1021/jacs.5c06134
PMID:4060525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脂质聚合物,通过将聚脯氨酸链锚定在膜上实现可逆相分离和微区形成,从而调控膜渗透性 | 首次合成了由L-脯氨酸单体单元和磷脂引发剂组成的脂质聚合物,实现了膜锚定聚脯氨酸的可逆相分离和微区动态控制 | NA | 开发能够控制膜微区形成和渗透性的新型脂质聚合物系统 | 脂质囊泡和膜锚定聚脯氨酸聚合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共聚焦显微镜、FRAP(荧光漂白恢复)分析 | NA | 显微镜图像、扩散特性数据 | NA | NA | NA | 膜锚定聚脯氨酸微区形成系统 | 药物递送, 合成生物学 |
| 479 | 2025-10-05 |
Structurally Tunable Cell-Free System: to Expand the Synthetic Biology Toolkit for Studies o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2025-Jul-1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F:5.7Q1
DOI:10.1021/acs.jafc.5c04053
PMID:40611812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灵活的无细胞膜蛋白合成系统用于研究胞外多糖生物合成 | 开发了结合纳米脂质体作为膜模拟物的CF(M)PS系统,实现了膜蛋白的转录翻译偶联和增溶 | NA | 扩展合成糖生物学工具包以研究复杂微生物代谢物 | 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膜蛋白和关键酶 | 合成生物学 | NA |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纳米脂质体膜模拟技术 | NA | 生物化学数据 | NA | CF(M)PS | 无细胞系统 | 糖缀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左聚糖生物合成途径 | 工业生物技术 |
| 480 | 2025-10-05 |
A digital plating platform for robust and versatile microbial detection and analysis
2025-Jul-13, Scientific reports
IF:3.8Q1
DOI:10.1038/s41598-025-11525-6
PMID:40653544
|
研究论文 | 提出一种结合传统平板培养与数字生物检测技术的数字平板平台,用于微生物快速分离、定量和表型分析 | 将传统平板培养原理与数字生物检测技术相结合,通过可更换琼脂盖片实现微环境灵活调控 | NA | 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的微生物检测和分析平台 | 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等) | 微生物检测技术 | NA | 数字生物检测技术、微阵列芯片技术 | NA | 微生物培养数据、表型特征数据 | NA | 微流控芯片 | 大肠杆菌 | NA | 临床诊断、环境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