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使用关键词“['synthetic biology']”过滤),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9.9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工程工具 | 宿主生物 | 回路设计 | 应用领域 |
|---|---|---|---|---|---|---|---|---|---|---|---|---|---|---|---|---|---|---|
| 61 | 2025-10-05 |
Responses of natural plastisphere community and zooplankton to microplastic pollution: a review on novel remediation strategies
2025-May-07,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03-025-04334-y
PMID:4033261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微塑料污染对自然塑料圈群落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并探讨基于自然群落方法的新型修复策略 | 重点关注塑料圈群落的适应性响应和浮游动物对微塑料的摄食行为,提出基于自然群落水平的整合修复策略 | 需要更多研究来理解微塑料对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毒性影响 | 总结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环境影响,探讨基于微生物降解和生态功能的生物修复策略 | 水生环境中的微塑料、塑料圈微生物群落和浮游动物 | 环境科学 | NA | DNA元条形码、膜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学、纳米材料技术 | NA | 文献数据、环境监测数据 | NA | 合成生物学 | 海洋微生物 | NA | 环境 |
| 62 | 2025-10-05 |
A CYP80B enzyme from Stephania tetrandra enables the 3'-hydroxylation of N-methylcoclaurine and coclaurin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2025-May,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IF:4.0Q1
DOI:10.1016/S1875-5364(25)60867-3
PMID:4038361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从植物Stephania tetrandra中克隆了CYP80B基因并验证其能催化N-甲基乌药碱和乌药碱的3'-羟基化反应 | 发现StCYP80B具有比已知CYP80Bs更广的底物选择性,无需N-甲基基团即可发挥羟基化活性 | NA | 阐明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功能 | Stephania tetrandra植物中的CYP80B酶及其催化机制 | 合成生物学 | NA | 酵母异源表达系统、定点突变、体外酶分析 | NA | 基因序列、酶活性数据 | NA | 定点突变 | 酵母 | CYP80B与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的共表达系统 | 医药 |
| 63 | 2025-10-05 |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three medicinal Glycyrrhiza species unveiled novel candidat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bioactive compounds
2025-May, The Plant journal : for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DOI:10.1111/tpj.70223
PMID:40384636
|
研究论文 | 通过比较三种药用甘草属植物的基因组,揭示了其重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合成的新候选基因 | 首次获得三种药用甘草的高质量基因组数据,鉴定出调控甘草苷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GibHLH9/GibHLH53/GibHLH174,并验证了GiOMT17在LCA生物合成中的功能 | NA | 解析三种药用甘草物种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合成机制 | 甘草属三种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 植物基因组学 | NA | 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组装、转录组分析、共线性分析 | NA | 基因组序列数据、转录组数据 | 三种甘草物种的基因组数据(大小分别为425Mb、447Mb和423Mb) | NA | NA | NA | 医药、化妆品 |
| 64 | 2025-10-05 |
Excavation of acoustic nanostructures biosynthesis gene clusters by combinatorial strategy
2025-May-15, Advanced biotechnology
DOI:10.1007/s44307-025-00069-5
PMID:40372536
|
研究论文 | 通过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杂交基因簇合成新型基因编码气囊泡,可在临床超声设备中成像 | 首次将Serratia sp.的结构基因簇与Bacillus megaterium的辅助基因簇在E. coli中杂交,合成尺寸约70×100 nm的新型气囊泡 | NA | 开发可在临床超声设备中成像的新型基因编码气囊泡 | 气囊泡(GVs)纳米结构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策略、点饱和突变 | NA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策略 | Escherichia coli | 杂交基因簇(Serratia sp.结构基因簇与Bacillus megaterium辅助基因簇组合) | 医学 |
| 65 | 2025-10-05 |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Vesicle Properties in bioPISA: from Size Distribution to Post-Assembly Loading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483
PMID:3969263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技术制备人工细胞囊泡,并系统优化其尺寸分布与后组装加载性能 | 首次系统研究生物催化PISA囊泡的尺寸均一化方法,并成功实现电穿孔技术对预成型囊泡的大分子加载 | NA | 开发具有可控形态的酶合成聚合物囊泡用于合成生物学应用 | 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形成的囊泡 | 合成生物学 | NA | 荧光相关光谱, 电穿孔, 蔗糖梯度离心 | NA | 光谱数据, 形态学数据 | NA | 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 | NA | 级联反应酶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 66 | 2025-10-05 |
Regulating Protein Immobilization During 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in Hyaluronan Microgels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668
PMID:3995747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透明质酸微凝胶的双功能平台,用于研究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与蛋白质原位积累的相互作用 | 首次利用透明质酸微凝胶作为实验平台,实现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与蛋白质原位积累的时空调控研究 | 仅展示了平台构建的初步步骤,尚未深入探索蛋白质释放动力学和实际应用场景 | 开发能够调控蛋白质合成和积累的细胞样平台 | 透明质酸微凝胶中的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CFPS),蛋白质固定化技术 | NA | 蛋白质积累动力学数据 | NA | NA | NA | 蛋白质合成与积累调控平台 | 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 |
| 67 | 2025-10-05 |
Distinct Network Morphologies from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icrotubules in Giant Polymer-Lipid Hybrid Vesicles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601
PMID:4007165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展示了在巨型聚合物-脂质混合囊泡中原位聚合微管并观察不同网络形态的过程 | 首次在聚合物-脂质混合囊泡中实现微管原位聚合,并发现不同GTP浓度可产生不同的微管网络形态 | NA | 模拟活细胞动态细胞骨架,研究膜组成对微管形态的影响 | 巨型聚合物-脂质混合囊泡和微管 | 合成生物学 | NA | 原位聚合、微管组装 | NA | 显微镜图像 | NA | NA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 |
| 68 | 2025-10-05 |
Scaling Up Synthetic Cell Production Using Robo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war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671
PMID:4016273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结合机器人技术和机器学习的自动化方法,用于大规模生产治疗用合成细胞 | 首次将机器人液体处理系统与自动化组织解离乳化技术结合,使合成细胞产量提升30倍,生产时间减少一半,并采用基于AI的图像分析进行自动化质量评估 | 研究主要针对临床前应用,尚未在人体进行验证 | 开发可扩展的合成细胞自动化生产方法用于治疗应用 | 蛋白质生产型合成细胞 | 合成生物学 | NA | 机器人液体处理系统、自动化组织解离乳化、AI图像分析 | 人工智能 | 图像数据 | 小鼠实验 | NA | NA | 蛋白质表达系统 | 医学 |
| 69 | 2025-10-05 |
Boosting microalgae-based 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 the artificial CO2 concentration system
2025-May-15, 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
IF:8.1Q1
DOI:10.1080/07388551.2025.2498464
PMID:40374568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利用微藻进行人工CO2封存技术的现状,重点探讨了CO2耐受物种筛选、培养优化、反应器设计及合成生物学应用 | 系统整合了微藻固碳技术的光反应与暗反应优化策略,并引入合成生物学手段提升CO2溶解与生物固定效率 | 未涉及具体实验数据验证,主要基于现有文献分析 | 优化微藻基碳封存技术以应对全球变暖挑战 | 微藻及其碳封存系统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生命周期评估,技术经济分析 | NA | 文献资料 | NA | NA | 微藻 | NA | 环境,能源 |
| 70 | 2025-10-05 |
Extracellular Bacterial Production of DNA Hydrogels-Toward Engineered Living Materials
2025-May, Small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
DOI:10.1002/smll.202502199
PMID:4014368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首次利用希瓦氏菌开发了能够生产DNA水凝胶的工程活材料系统 | 首次在活细菌环境中实现DNA水凝胶的原位生产,开发了基于SpyCatcher/SpyTag技术的可诱导细胞表面锚定系统 | 研究仅展示了初步概念验证,系统稳定性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仍需进一步验证 | 开发基于DNA水凝胶的工程活材料系统 | 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及其工程改造菌株 | 合成生物学 | NA | SpyCatcher/SpyTag技术,生物电化学系统 | NA | NA | NA | CRISPR-Cas9(推断用于基因编辑),SpyCatcher/SpyTag系统 | 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 细胞表面锚定系统,DNA水凝胶生产途径 | 材料,工业生物技术 |
| 71 | 2025-10-05 |
A pectin acetyl-transferase facilitates secondary plasmodesmata formation and RNA silencing movement between plant cells
2025-May, The Plant journal : for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DOI:10.1111/tpj.70194
PMID:4035383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正向遗传筛选发现果胶乙酰转移酶调控植物细胞间次级胞间连丝形成,从而影响RNA沉默信号在细胞间的移动 | 首次揭示果胶乙酰转移酶通过调控细胞壁特性影响次级胞间连丝形成,为解释RNA沉默信号移动的语境性和方向性提供了机制性框架 | 研究主要基于拟南芥模型,在根部细胞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叶片不同,暗示可能存在组织特异性机制 | 探究植物细胞间RNA沉默信号移动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因素 | 拟南芥、人工miRNA、小干扰RNA、胞间连丝 | 植物分子生物学 | NA | 正向遗传筛选、原子力显微镜、抗体标记 | NA | 遗传数据、显微镜图像、生物化学数据 | NA | NA | 拟南芥 | NA | 农业 |
| 72 | 2025-10-05 |
Self-Driven CuAAC Reaction Catalyzed by Photosensitive Biohybrids Energized by Lactate for Boost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2025-May-12,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 in English)
DOI:10.1002/anie.202425018
PMID:39973575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光敏生物混合系统,通过细菌代谢乳酸驱动CuAAC反应,用于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 首次将电活性细菌的胞外电子转移机制与光敏纳米材料结合,构建自驱动生物正交催化系统 | NA | 开发不依赖化学还原剂的高效CuAAC反应系统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 肿瘤微环境中的乳酸代谢和免疫反应 | 合成生物学 | 癌症 | 生物正交催化、胞外电子转移、光催化 | NA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方法 | 电活性细菌 | 基于细菌乳酸代谢的电子传递通路,结合AuNPs光电子产生系统 | 医学 |
| 73 | 2025-10-05 |
Recent Advances in Biocatalytic and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of Oligonucleotides
2025-May-05, Chembiochem : a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cal biology
IF:2.6Q3
DOI:10.1002/cbic.202400987
PMID:39854143
|
综述 | 本文总结了寡核苷酸生物催化和化学酶法合成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酶工程、底物和反应条件优化方面的创新 | 聚焦于通过优化的系统和工程化酶实现化学修饰核苷酸的掺入,为寡核苷酸合成提供了更精确高效的替代方案 | 作为综述文章,不包含原始实验数据,主要基于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 开发更高效、可持续的寡核苷酸合成方法以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 寡核苷酸的生物催化和化学酶法合成策略 | 合成生物学 | NA | 生物催化、化学酶法合成、DNA/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引物延伸反应 | NA | 文献数据 | NA | 酶工程 | NA | NA | 诊断, 治疗, 合成生物学, 纳米技术 |
| 74 | 2025-10-05 |
Harnessing Synthetic Riboswitches for Tunable Gene Regul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2025-May-05, Chembiochem : a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cal biology
IF:2.6Q3
DOI:10.1002/cbic.202401015
PMID:39995098
|
综述 | 探讨合成核糖开关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可调控基因表达的最新进展 | 基于多样化RNA调控机制开发模块化可定制的基因调控平台 | 存在脱靶效应、系统稳定性及复杂生物环境中配体递送等挑战 | 开发哺乳动物细胞中可调控基因表达的合成生物学工具 | 合成核糖开关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调控功能 | 合成生物学 | NA | RNA开关技术 | NA | NA | NA | NA | 哺乳动物细胞 | 核糖开关基因调控系统 | 医学, 工业生物技术 |
| 75 | 2025-10-05 |
A novel interpretability framework for enzyme turnover number prediction boosted by pre-trained enzyme embeddings and adaptive gate network
2025-May, Methods (San Diego, Calif.)
DOI:10.1016/j.ymeth.2025.02.010
PMID:40021034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名为GELKcat的新型可解释性框架,用于预测酶转换数(kcat) | 结合图变换器进行底物分子编码和CNN进行酶word2vec嵌入,采用自适应门网络整合特征,并具备识别关键分子子结构的能力 | NA | 提高酶转换数(kcat)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 多物种酶-底物对的转换数数据 | 机器学习 | NA | 深度学习 | 图变换器, CNN, word2vec, 自适应门网络 | 酶-底物对转换数数据 | NA | NA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 药物发现 |
| 76 | 2025-10-05 |
Synthetic biology routes to new and extinct natural products
2025-May-08, RSC chemical biology
IF:4.2Q2
DOI:10.1039/d5cb00047e
PMID:40171247
|
研究论文 | 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探索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并开发新型代谢产物 | 通过基因敲除和结构域交换技术获得多种新型代谢产物,并成功构建高产单一组分 pseudomonic acid 的工程菌株 | NA | 阐明细菌和真菌中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通过遗传工程优化代谢产物生产 | 假单胞菌产生的假单胞菌酸、沙雷氏菌产生的硫马林醇、真菌产生的tenellin和bassianin、链霉菌产生的二聚黄酮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组测序、基因敲除、结构域交换、异源表达 | NA | NA | NA | 基因敲除, 结构域交换, 异源表达 | 假单胞菌, 沙雷氏菌, 链霉菌 | 模块化PKS途径、PKS-NRPS杂合系统、二聚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 医药, 工业生物技术 |
| 77 | 2025-10-05 |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Zur in metal ion homeostasis, motility and multiple stresses resistance in cyanobacteria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2025-May-07, Stress biology
DOI:10.1007/s44154-025-00224-x
PMID:40332629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探讨了Zur调控因子在蓝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中金属离子稳态、运动性和多重胁迫抗性的功能 | 首次系统揭示Zur在蓝藻中作为全局转录调控因子的多重功能,包括同时调控锌/铁离子平衡、菌毛基因簇表达和生物膜形成 | NA | 探究Zur调控因子在蓝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网络 | 蓝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的Δzur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 | 合成生物学 | NA | 转录组分析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Δzur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 | NA |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 NA | 环境, 工业生物技术 |
| 78 | 2025-10-05 |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porphyrins through synthetic biology
2025-May,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14.3Q1
DOI:10.1016/j.tibtech.2024.09.009
PMID:39341742
|
综述 | 本文聚焦合成生物学促进卟啉化合物可持续生产的最新突破 | 系统总结不同物种中卟啉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 | NA | 推动通过合成生物学实现卟啉的可持续生产 | 卟啉化合物及其在不同物种中的生物合成途径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多种物种 | 卟啉生物合成途径 | 工业生物技术, 材料 |
| 79 | 2025-10-05 |
A synthetic biology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de-SUMOylation enzymes of substrates
2025-May,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IF:9.3Q1
DOI:10.1111/jipb.13838
PMID:3983588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在大肠杆菌中使用的合成生物学方法,用于识别负责从特定蛋白质底物中去除SUMO修饰的植物泛素样蛋白酶 |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稳健重构系统来识别植物去SUMO化酶 | NA | 识别能够去除特定蛋白质底物SUMO修饰的植物泛素样蛋白酶 | 植物泛素样蛋白酶和SUMO修饰的蛋白质底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方法 | NA | NA | NA | NA | 大肠杆菌 | 稳健的重构系统 | 基础研究 |
| 80 | 2025-10-05 |
Engineering advanced bacterial therapy for tumor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2025-May-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IF:5.3Q1
DOI:10.1016/j.ijpharm.2025.125585
PMID:40216039
|
综述 | 本文系统总结了工程化细菌疗法在肿瘤和炎症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工程策略及应用前景 | 探索口服工程菌在胃肠道肿瘤和炎症疾病治疗中的潜力与前景 | 讨论了当前工程化细菌疗法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 | 总结工程化细菌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和应用策略 | 工程化细菌疗法 | 合成生物学 | 肿瘤, 炎症疾病 | 遗传重编程, 表面化学修饰 | NA | NA | NA | NA | 细菌 | 功能重组, 时空精准控制 | 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