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使用关键词“['synthetic biology']”过滤),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9.9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工程工具 | 宿主生物 | 回路设计 | 应用领域 |
|---|---|---|---|---|---|---|---|---|---|---|---|---|---|---|---|---|---|---|
| 161 | 2025-10-05 |
A review on the expanding biotechnological frontier of Pedobacter
2025-Sep,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5.108588
PMID:40294724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Pedobacter属细菌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及其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该属细菌基因组中蕴含大量未被发现的天然产物,并整合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其工业应用潜力 | 目前仅对少数Pedobacter物种进行了表征,且只有一小部分天然产物被鉴定 | 探索Pedobacter属细菌的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和天然产物开发 | Pedobacter属细菌及其天然产物 | 生物技术 | NA | 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NA | 基因组数据 | NA | 合成生物学 | Pedobacter属细菌 | NA | 医药, 水产养殖, 能源, 工业生物技术 |
| 162 | 2025-10-05 |
Exploring oxidosqualene cyclases and cytochrome P450s from Aralia elata for the synthesis of diverse pentacyclic triterpene sapogenins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
2025-Sep,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PPB
IF:6.1Q1
DOI:10.1016/j.plaphy.2025.110047
PMID:4043568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挖掘辽东楤木中的氧化角鲨烯环化酶和细胞色素P450,在烟草中合成多种五环三萜皂苷元 | 首次系统鉴定辽东楤木中PTS生物合成关键酶,并通过组合生物合成策略在异源宿主中产生19种PTS(其中14种为新发现) | 辽东楤木中PTS积累量有限且生物合成途径复杂,工业化应用面临挑战 | 解析辽东楤木中五环三萜皂苷元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实现异源生产 | 辽东楤木(Aralia elata)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 | 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农杆菌介导的异源表达 | NA | 代谢组数据、转录组数据 | NA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 本氏烟草 | 氧化角鲨烯环化酶与细胞色素P450的组合表达系统 | 食品,化妆品,制药 |
| 163 | 2025-10-05 |
Synergistic potential of halophytes and halophilic/halotolerant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in saline soil remediation: Adaptive mechanisms, challenges, and sustainable solutions
2025-Sep,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IF:6.1Q1
DOI:10.1016/j.micres.2025.128227
PMID:40440870
|
综述 | 探讨盐生植物与嗜盐/耐盐植物促生细菌在盐渍土壤修复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 | 系统阐述盐生植物与HP/HT PGPB的协同互作机制,并提出多组学、合成生物学等整合策略 | 对具体协同互作机制和盐适应策略的理解仍有限 | 研究盐胁迫耐受机制及其在盐渍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盐生植物和嗜盐/耐盐植物促生细菌 | 可持续农业 | NA | 多组学方法、基因工程、机器学习辅助生物信息学、化学计量学、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农业, 环境 |
| 164 | 2025-10-05 |
Promoting efficient synthesis and customization of sphingans based on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synthetic biology strategies
2025-Sep-01, Carbohydrate polymers
IF:10.7Q1
DOI:10.1016/j.carbpol.2025.123734
PMID:40441843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基于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策略促进鞘聚糖高效合成与定制的方法 | 结合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和CRISPR等高效工具调控代谢途径,通过分子量调控和可控取代基修饰实现鞘聚糖定制 | 野生型菌株研究背景不清晰及复杂合成路径等限制因素尚未完全解决 | 解决鞘聚糖生产能力受限和设计难题,实现高性能鞘聚糖的高效合成与定制 | 鞘聚糖(外多糖)及其生产菌株 | 合成生物学 | NA | 经典诱变、高通量筛选、CRISPR | 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GSMM) | NA | NA | CRISPR | 底盘细胞 | 代谢途径调控、分子量调控、取代基修饰 | 工业生物技术 |
| 165 | 2025-10-05 |
Microbiome catalog and dynamics of the Chinese liquor fermentation process
2025-Sep, Bioresource technology
IF:9.7Q1
DOI:10.1016/j.biortech.2025.132620
PMID:40334798
|
研究论文 | 构建了中国茅台酒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基因目录并解析其动态变化 | 建立了目前发酵食品领域最大的基因资源库MTFGC,发现20%新物种和20%新基因,首次验证地衣芽孢杆菌通过BGC合成风味物质地衣素 | NA | 解析传统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动态 | 茅台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 | 微生物组学 | NA | 宏基因组组装,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基因敲除实验 | NA | 宏基因组数据 | 包含5,159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和8,379,551个非冗余基因 | 基因敲除 | 地衣芽孢杆菌 | 生物合成基因簇(BGC)调控的代谢通路 | 食品, 工业生物技术 |
| 166 | 2025-10-05 |
dTSR enables efficient improvement of heterologous production of spinosad in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2025-Sep,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IF:4.4Q1
DOI:10.1016/j.synbio.2025.02.003
PMID:40337009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名为dTSR的双重转座和位点特异性重组方法,用于提高多杀菌素在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中的异源产量 | 首次开发dTSR方法实现细菌附着位点和两个拷贝的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在染色体不同位置的随机整合 | 研究主要针对多杀菌素在稀有放线菌中的生产,方法在其他系统中的适用性尚未验证 | 提高多杀菌素在异源宿主中的产量 | 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宿主菌 | 合成生物学 | NA | 双重转座和位点特异性重组(dTSR) | NA | 发酵产量数据 | 多轮TSR育种产生的多个工程菌株 | 位点特异性重组 |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 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 | 农业 |
| 167 | 2025-10-05 |
A systematic study of regulatin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produc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025-Sep,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IF:4.4Q1
DOI:10.1016/j.synbio.2025.04.004
PMID:40291979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系统性地探究了酿酒酵母中无机多聚磷酸盐合成的遗传调控机制,并通过基因工程策略成功构建了高产长链多聚磷酸盐的工程菌株 | 首次系统筛选了55个单基因敲除菌株对多聚磷酸盐代谢的影响,发现协同增强多聚磷酸盐合成和链长的双突变组合,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高产工程菌株 | 研究仅限于酿酒酵母模型,未在其他微生物系统中验证;对多聚磷酸盐的具体生物学功能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阐明酿酒酵母中多聚磷酸盐代谢的遗传调控机制,并开发高产多聚磷酸盐的工程菌株 |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基因敲除突变株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敲除筛选、CRISPR/Cas9基因编辑、qRT-PCR分析 | NA | 基因表达数据、代谢物定量数据 | 55个单基因敲除菌株库及组合突变株 | CRISPR-Cas9 |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多聚磷酸盐生物合成途径调控,包括增强ATP供应和抑制多聚磷酸酶活性 | 工业生物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