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2681 | 2024-08-07 |
Multicolor optogenetics for regulating flux ratio of three glycolytic pathways using EL222 and CcaSR in Escherichia coli
2024-Mar,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F:3.5Q2
DOI:10.1002/bit.28628
PMID:38116710
|
研究论文 | 本文展示了通过使用蓝光响应的EL222和绿/红光响应的CcaSR在Escherichia coli中通过多色光照控制糖酵解途径的通量比 | 利用多色光调控技术,实现了对三种糖酵解途径(EMP、PP和ED)通量比的具体控制 | NA | 探索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控制代谢通量分布的方法 | Escherichia coli中的糖酵解途径 | 合成生物学 | NA | 光遗传学 | NA | NA | NA |
2682 | 2024-08-07 |
Precise integration of large DNA sequences in plant genomes using PrimeRoot editors
2024-Feb, Nature biotechnology
IF:33.1Q1
DOI:10.1038/s41587-023-01769-w
PMID:37095350
|
研究论文 | 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PrimeRoot的基因编辑方法,用于在植物基因组中精确插入大型DNA片段 | PrimeRoot编辑器采用了优化的引导RNA设计、增强的植物编辑器和先进的重组酶,能够实现高达11.1千碱基的精确DNA插入 | NA | 开发一种技术,用于在植物基因组中精确插入大型DNA片段,以促进农业特性和信号及代谢途径的引入 | 植物基因组和基因调控元件 | 基因编辑 | NA | PrimeRoot编辑器 | NA | DNA序列 | 在Kitaake水稻中进行了基因盒的整合,获得了含有预期插入的编辑植物,效率为6.3% |
2683 | 2024-08-07 |
The Future of Virology is Synthetic
2021-Aug-31, mSystems
IF:5.0Q1
DOI:10.1128/mSystems.00770-21
PMID:34463577
|
评论 | 文章讨论了合成生物学在病毒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未来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农业的潜在贡献 | 提出合成病毒作为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生命规则的工具,并可能提供针对多药耐药微生物的未来治疗策略 | NA | 探讨合成生物学在病毒学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 全球病毒组及其在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2684 | 2024-08-07 |
Words Are Essential, but Underexamined, Research Tools for Microbes and Microbiomes
2021-Aug-31, mSystems
IF:5.0Q1
DOI:10.1128/mSystems.00769-21
PMID:34463574
|
研究论文 | 本文探讨了语言工具(尤其是隐喻)在微生物和微生物组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未被充分重视的问题 | 研究揭示了隐喻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潜在影响,并强调了对其进行审查的必要性 | 文章未明确指出具体的研究限制 | 旨在探讨和揭示隐喻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对研究方向的影响 | 研究对象包括酵母、细菌以及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组研究等领域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2685 | 2024-08-07 |
Retooling Microbiome Engineer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021-Aug-31, mSystems
IF:5.0Q1
DOI:10.1128/mSystems.00925-21
PMID:34463582
|
评论 | 本文讨论了系统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组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整合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来加速微生物组工程以应对未来的可持续性挑战 | 本文提出了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和整合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及机器学习来精确操纵和控制微生物组,以释放其全部潜力 | NA | 探讨如何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和新兴的遗传工程工具来优化微生物组工程,以应对未来的可持续性挑战 | 微生物组及其在生物技术应用中的功能 | NA | NA |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自动化、机器学习 | NA | NA | NA |
2686 | 2024-08-07 |
Third Generation Whole-Cell Sensing Systems: Synthetic Biology Inside, Nanomaterial Outside
2020-Oct-23,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14.3Q1
DOI:10.1016/j.tibtech.2020.10.002
PMID:34756379
|
研究论文 | 本文探讨了第三代全细胞传感系统,结合合成生物学和纳米材料以提高其特异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 | 利用合成生物学进行智能设计和组装元素、模块及遗传电路,同时纳米材料提供稳定保护和远程控制能力 | NA | 推动全细胞传感系统的工业化应用 | 全细胞传感系统的改进和应用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纳米材料 | NA | NA | NA |
2687 | 2024-08-07 |
A genetic toolbox to empower Paracoccus pantotrophus DSM 2944 as a metabolically versatile SynBio chassis
2024-Feb-15,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IF:4.3Q1
DOI:10.1186/s12934-024-02325-0
PMID:3836057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旨在将Paracoccus pantotrophus DSM 2944转化为高效的合成生物学底盘,并开发了一套遗传工具箱以实现基因编辑和多种应用的可能性 | 成功开发了一套遗传工具箱,包括抗生素抗性分析、复制起点选择、基因转移方法评估、基因删除和整合技术,以及适应性实验室进化,以增强底盘的代谢多样性和应用潜力 | NA | 将Paracoccus pantotrophus DSM 2944发展为高效的合成生物学底盘 | Paracoccus pantotrophus DSM 2944的遗传改造和应用潜力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编辑 | NA | 基因组数据 | 单个菌株Paracoccus pantotrophus DSM 2944 |
2688 | 2024-08-07 |
Cytokine signaling i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2024-Feb-14, 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IF:4.8Q2
DOI:10.1093/intimm/dxad033
PMID:37591521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通过基因工程调节细胞因子信号以增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效果的合成生物学方法 | 提出了通过基因工程调节CAR-T细胞中的细胞因子信号,包括外源表达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以及通过转录和表观遗传修饰增强自分泌IL-2信号 | 文章未明确提及具体限制 | 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信号来增强CAR-T细胞的治疗效果并减轻相关毒性 | CAR-T细胞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 免疫疗法 | 血液恶性肿瘤 | 基因工程 | NA | NA | NA |
2689 | 2024-08-07 |
Choreographing root architecture and rhizosphere interactions through synthetic biology
2024-Feb-14,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4-45272-5
PMID:38355570
|
研究论文 | 本文探讨了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调控植物根系结构及其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生物能源的威胁 | 利用合成遗传电路技术控制植物根系结构和功能及其相关微生物群落,为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提供新策略 | NA |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改善植物根系及其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增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 植物根系结构、根系分泌物及根表微生物活性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遗传电路 | NA | NA | NA |
2690 | 2024-08-07 |
Use of Cas9 Targeting and Red Recombination for Designer Phage Engineering
2024-J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Seoul, Korea)
DOI:10.1007/s12275-024-00107-2
PMID:38300409
|
研究论文 | 本文报道了一种直接的基因组工程方法,用于在模型细菌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中高效获得工程噬菌体 | 利用Streptococcus pyogenes Cas9和λRed重组系统开发了一种新的设计噬菌体工程方法 | NA | 开发一种高效的基因组工程方法,用于创建设计噬菌体 | 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工程噬菌体 | 合成生物学 | NA | Cas9靶向和Red重组 | NA | 基因组数据 | 使用了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和温和噬菌体MP29 |
2691 | 2024-08-07 |
An open-source, 3D printed inkjet DNA synthesizer
2024-02-14, Scientific reports
IF:3.8Q1
DOI:10.1038/s41598-024-53944-x
PMID:38355610
|
研究论文 | 本文介绍了一种开源的3D打印喷墨DNA合成器(OpenIDS),该设备利用3D打印、Arduino和Raspberry Pi技术,实现了高密度寡核苷酸的合成,具有易于构建、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的特点。 | OpenIDS采用开源设计和3D打印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允许用户根据研究需求自由修改结构和添加打印头。 | NA | 开发一种成本低廉、易于构建和操作的DNA合成设备,以支持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 开源喷墨DNA合成器的设计、构建和性能验证。 | 合成生物学 | NA | 3D打印, Arduino, Raspberry Pi | NA | 寡核苷酸 | 在15×25毫米的硅片上合成了144个点的寡核苷酸 |
2692 | 2024-08-07 |
Synthetic biology for combating leishmaniasis
2024,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IF:4.0Q2
DOI:10.3389/fmicb.2024.1338749
PMID:38362504
|
research paper | 本文综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开发针对利什曼病的疫苗、诊断工具和新疗法方面的最新进展 |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为对抗利什曼病提供了新的有效策略 | NA | 探讨合成生物学在治疗利什曼病中的应用 | 利什曼病的疫苗、诊断工具和新疗法 | NA |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2693 | 2024-08-07 |
The geometry of life: when mathematics meets synthetic biology
2022-Aug-11, Nature
IF:50.5Q1
DOI:10.1038/d41586-022-02176-y
PMID:35953574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2694 | 2024-08-07 |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 bacteria
2024-Apr,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IF:6.1Q1
DOI:10.1016/j.micres.2024.127627
PMID:38262205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液体-液体相分离(LLPS)在细菌中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 | 发现细菌中的无膜细胞器通过液体-液体相分离(LLPS)机制进行组装,并在合成生物学中具有潜在应用 | NA | 探讨LLPS在细菌中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细菌中的无膜细胞器及LLPS机制 | NA | NA | 液体-液体相分离(LLPS) | NA | NA | NA |
2695 | 2024-08-07 |
A robust yeast chassi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a fast-grow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024-Feb-14, mBio
IF:5.1Q1
DOI:10.1128/mbio.03196-23
PMID:38214535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全面描述了一种新型快速生长酵母菌株XP的特性,并通过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揭示了其快速生长的机制 | 开发了一种遗传可塑性强的快速生长酵母菌株XP,并构建了用于遗传操作的工具箱,用于高效生产l-乳酸 | NA | 探索和优化用于合成生物学的稳健底盘 | 新型快速生长酵母菌株XP及其遗传操作工具箱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组分析、转录组分析、代谢组分析 | NA | 基因组数据、转录组数据、代谢组数据 | 一种新型酵母菌株XP |
2696 | 2024-08-07 |
Protein-Rich Rafts in Hybrid Polymer/Lipid Giant Unilamellar Vesicles
2024-Feb-12, Biomacromolecules
IF:5.5Q1
DOI:10.1021/acs.biomac.3c00972
PMID:38190609
|
研究论文 | 本文介绍了在混合聚合物/脂质巨型单层囊泡(GUVs)中共同重组质子泵氧化酶和质子消耗ATP合酶的方法 |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重组方法,通过融合/电形成技术,允许定制重组协议和控制囊泡大小,并提供了蛋白质标记的合成机制,模拟自然界中的相分离和蛋白质隔离 | 目前该方法主要限于天然脂质,对复杂和敏感的膜蛋白的同时插入仍具有实验挑战性 | 研究脂质筏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开发一种合成替代方法来模拟细胞行为 | 质子泵氧化酶和质子消耗ATP合酶在混合聚合物/脂质巨型单层囊泡中的重组 | NA | NA | 融合/电形成技术 | NA | NA | NA |
2697 | 2024-08-07 |
De novo design of modular protein hydrogels with programmable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viscoelasticity
2024-Feb-06,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F:9.4Q1
DOI:10.1073/pnas.2309457121
PMID:38289949
|
研究论文 | 本文利用计算设计方法,研究了蛋白质水凝胶的宏观粘弹性与其分子参数之间的关系 | 通过计算设计异二聚体可逆交联同寡聚体组件,实现了水凝胶在静止和低剪切下呈现流体特性,在高频率下呈现固体特性的独特行为 | NA | 探究蛋白质水凝胶的宏观粘弹性与其分子参数之间的关系 | 蛋白质水凝胶的分子参数及其宏观粘弹性 | 生物医学工程 | NA | 计算设计 | NA | 蛋白质水凝胶 | 涉及2、5、24或120个蛋白质组件的同寡聚体 |
2698 | 2024-08-07 |
De novo design of modular protein hydrogels with programmable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viscoelasticity
2023-Jun-03, bioRxiv : 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
DOI:10.1101/2023.06.02.543449
PMID:37398067
|
研究论文 | 本文利用计算设计方法,研究了蛋白质基材料的宏观粘弹性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 通过计算设计,实现了对蛋白质水凝胶的宏观粘弹性的系统编程和模块化构建 | NA | 探索分子参数如何影响蛋白质水凝胶的宏观粘弹性 | 蛋白质水凝胶的粘弹性特性 | 生物医学工程 | NA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NA | 蛋白质 | 包含2、5、24或120个蛋白质成分的对称蛋白质同寡聚体 |
2699 | 2024-08-07 |
A New EBS2b-IBS2b Base Paring (A-8/T-8) Improved the Gene-Targeting Efficiency of Thermotargetron in Escherichia coli
2023-Feb-21, Microbiology spectrum
IF:3.7Q2
DOI:10.1128/spectrum.03159-22
PMID:36809044
|
research paper | 本文通过构建随机基因靶向质粒池(RGPP),研究了Thermotargetron(TMT)在不同靶点上的基因靶向效率,并发现了一种新的EBS2b-IBS2b碱基配对(A/T)显著提高了TMT的基因靶向效率。 | 发现了一种新的EBS2b-IBS2b碱基配对(A/T),显著提高了Thermotargetron(TMT)的基因靶向效率,并开发了基于新序列识别角色的计算机算法(TMT 1.0)。 | TMT在不同靶点上的基因靶向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成功率相对较低。 | 提高Thermotargetron(TMT)的基因靶向效率和成功率,扩展其在耐热中温菌和耐热菌基因组工程中的应用。 | Thermotargetron(TMT)的基因靶向效率和序列识别偏好。 | 基因工程 | NA | 基因靶向技术 | NA | DNA序列 | 随机基因靶向质粒池(RGPP)中的多个样本 |
2700 | 2024-08-07 |
Cell-Free Dot Blot: an Ultra-Low-Cost and Practical Immunoassay Platform for Detection of Anti-SARS-CoV-2 Antibodies in Human and Animal Sera
2023-Jan-31, Microbiology spectrum
IF:3.7Q2
DOI:10.1128/spectrum.02457-22
PMID:36719206
|
研究论文 | 介绍了一种名为细胞自由点印迹(CFDB)的超低成本免疫诊断平台,用于快速检测人类和动物血清中的抗SARS-CoV-2抗体 | CFDB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线性DNA在无细胞表达系统中产生融合了SpyTag肽的目标病毒抗原,无需传统克隆和抗原纯化;使用由大肠杆菌生产的SpyCatcher2-Apex2作为通用次级检测试剂;血清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简化了下游孵育和洗涤步骤 | NA | 开发一种快速适应、经济实惠且全球可访问的诊断平台,以应对现有和新兴的公共卫生威胁,如COVID-19大流行 | 检测人类和动物血清中的抗SARS-CoV-2抗体 | 生物技术 | COVID-19 | 细胞自由点印迹(CFDB) | NA | 血清 | 人类血清(23份阴性,36份阳性)和仓鼠血清(16份阴性,36份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