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21 | 2025-05-20 |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engineering of aromatic prenyltransferase: A review
2025-May-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F:7.7Q1
DOI:10.1016/j.ijbiomac.2025.144214
PMID:40379159
|
综述 | 本文系统总结了芳香族异戊二烯基转移酶的催化机制和工程化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当前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 提出了整合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创新工程方法,以开发高性能生物催化剂 | 当前领域存在催化活性不足、底物特异性窄以及多酶级联系统和固定化技术受限等未解决问题 | 指导芳香族异戊二烯基转移酶在合成生物学和药物创新中的工程化和规模化应用 | 芳香族异戊二烯基转移酶及其催化的芳香族化合物异戊二烯化反应 | 合成生物学 | NA | 蛋白质工程、异源表达、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 | NA | NA | NA |
22 | 2025-05-20 |
Proteas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ols, and emerging trends
2025-May-12,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5.108602
PMID:40368116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蛋白酶工程的方法、工具和新兴趋势,重点介绍了定向进化和高通量策略在改造蛋白酶底物特异性中的应用 | 讨论了新兴的蛋白酶工程策略,如抗体-蛋白酶融合和由外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驱动的底物特异性转换 | NA | 探讨蛋白酶工程的最新进展,以实现对蛋白酶活性和特异性的精确控制 | 蛋白酶 | 合成生物学 | NA | 定向进化、高通量筛选 | NA | NA | NA |
23 | 2025-05-20 |
Responses of natural plastisphere community and zooplankton to microplastic pollution: a review on novel remediation strategies
2025-May-07,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03-025-04334-y
PMID:4033261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微塑料污染对自然塑料球群落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并探讨了基于自然群落水平的新型修复策略 | 提出了基于塑料球群落和浮游动物适应性响应的新型修复策略,并探讨了纳米技术等创新方法在微塑料去除中的应用 | 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开发更先进的微塑料处理技术,并深入了解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毒性影响 | 探讨微塑料污染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修复策略 | 微塑料、塑料球群落、浮游动物、海洋生态系统 | 环境科学 | NA | DNA meta-barcoding、膜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学、有机硅烷技术、生物膜介导修复、纳米材料技术 | NA | 文献数据 | NA |
24 | 2025-05-20 |
Emerging ultrafast technologies in biotechnology
2025-May, 3 Biotech
IF:2.6Q3
DOI:10.1007/s13205-025-04309-2
PMID:40292246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超快技术在生物技术中的变革性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实时可视化和精确操控生物分子过程中的能力 | 飞秒激光提高了基因编辑的精确性,减少了脱靶效应;超快光谱学增进了对蛋白质折叠途径、酶活性和能量转移机制的理解;阿秒光谱学为超快电子动力学和电荷迁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 | 光损伤、与复杂生物系统的整合以及伦理问题 | 探讨超快技术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及其潜力 | 生物分子过程、基因编辑、蛋白质折叠、酶活性、细胞动力学 | 生物技术 | NA | 飞秒激光、超快光谱学、泵浦探测显微镜、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阿秒光谱学 | NA | NA | NA |
25 | 2025-05-20 |
A CYP80B enzyme from Stephania tetrandra enables the 3'-hydroxylation of N-methylcoclaurine and coclaurin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2025-May,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IF:4.0Q1
DOI:10.1016/S1875-5364(25)60867-3
PMID:4038361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从粉防己中克隆了CYP80B基因(StCYP80B),并发现其能够催化N-甲基乌药碱和乌药碱的3'-羟基化,扩展了CYP80B酶的底物选择性 | StCYP80B不需要N-甲基基团即可发挥羟基化活性,且对(S)-构型有明显偏好,这是与之前报道的野生型CYP80Bs的不同之处 | NA | 阐明苯基异喹啉生物碱(BIAs)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基因,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可持续来源提供基础 | 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中的CYP80B酶及其催化功能 | 合成生物学 | NA | 酵母异源表达系统、定点诱变 | NA | 基因序列、酶活性数据 | NA |
26 | 2025-05-20 |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three medicinal Glycyrrhiza species unveiled novel candidat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bioactive compounds
2025-May, The Plant journal : for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DOI:10.1111/tpj.70223
PMID:4038463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药用甘草属植物的基因组,揭示了其生物活性化合物生产的新候选基因 | 首次获得了三种药用甘草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并鉴定了调控甘草酸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及特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基因 | 研究仅针对三种甘草属植物,可能不适用于其他药用植物 | 探究药用甘草属植物中重要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机制 | 三种药用甘草属植物(Glycyrrhiza uralensis、Glycyrrhiza inflata和Glycyrrhiza glabra) | 比较基因组学 | NA |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转录组分析 | NA | 基因组序列数据、转录组数据 | 三种甘草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25Mb、447Mb和423Mb) |
27 | 2025-05-20 |
Crosslinking intermodular condensation in non-ribosomal peptide biosynthesis
2025-Feb, Nature
IF:50.5Q1
DOI:10.1038/s41586-024-08306-y
PMID:39663458
|
研究论文 | 该研究开发了位点选择性交联探针,用于解析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中载体蛋白与其伴侣酶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 利用四嗪点击化学捕获载体蛋白底物在缩合域活性位点的缩合过程,并报告了该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 NA | 理解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的分子细节,并为未来合成生物学设计提供关键信息 |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中的载体蛋白及其伴侣酶域 | 合成生物学 | NA | 四嗪点击化学、冷冻电镜、X射线晶体学 | NA | 结构数据 | NA |
28 | 2025-05-20 |
The Future of Microbiome Therapeutics
2025-Feb, Drugs
IF:13.0Q1
DOI:10.1007/s40265-024-02107-3
PMID:39843757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组治疗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 综述了从粪便衍生产品到活体生物治疗、噬菌体疗法和合成生物学等多种微生物组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 | 现有商业微生物组产品的疗效较低 | 探讨微生物组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 人类微生物组及其治疗技术 | 微生物组学 | NA | 粪便衍生产品、活体生物治疗、噬菌体疗法、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29 | 2025-05-19 |
Biosourced Functional Hydroxybenzoate-co-Lactide Polymer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2025-May-1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4.4Q1
DOI:10.1021/jacs.5c04624
PMID:40380948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生物源功能性羟基苯甲酸-丙交酯共聚物 | 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生产出具有抗菌活性和可降解性的功能性聚合物 | 仅针对革兰氏阳性菌进行了测试,未涉及其他类型的病原体 | 开发具有抗菌活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源聚合物 | 4-(甲基/烯丙基/苄基)氧基-6-(H/烷基)-2-氧基-苯甲酸-丙交酯基聚合物 | 合成生物学与化学 | NA | 异源生产、化学修饰、开环聚合 | NA | NA | 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单体]/[引发剂] = 5-30) |
30 | 2025-05-19 |
Unlocking hidden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indolocarbazole and RiPP biosynthesis to the activation of cryptic secondary metabolism via microbial interactions
2025-May-16, 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IF:2.1Q3
DOI:10.1038/s41429-025-00828-5
PMID:4037994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放线菌次级代谢的三个方面:吲哚咔唑的生物合成、RiPPs的生物合成以及通过微生物相互作用激活次级代谢 | 强调了微生物相互作用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进行药物发现的新方向 | NA | 探索放线菌次级代谢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 放线菌,特别是链霉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 | 微生物学与药物发现 | NA | 细胞游离一锅合成平台、组合培养策略 | NA | NA | NA |
31 | 2025-05-19 |
Excavation of acoustic nanostructures biosynthesis gene clusters by combinatorial strategy
2025-May-15, Advanced biotechnology
DOI:10.1007/s44307-025-00069-5
PMID:40372536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基因编码的气囊纳米结构,可用于临床超声成像和药物递送 | 通过组合不同微生物的基因簇,合成了一种新型气囊纳米结构(ARG),其尺寸适合临床超声成像,并可通过点饱和突变调整大小 | NA | 开发适用于临床超声成像和药物递送的新型气囊纳米结构 | 气囊纳米结构(GV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策略、点饱和突变 | NA | NA | NA |
32 | 2025-05-19 |
A massively parallel reporter assay library to screen short synthetic promoters in mammalian cells
2024-11-28,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4-54502-9
PMID:39609378
|
research paper | 介绍了一个包含6144个短合成启动子的库,用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大规模并行报告分析 | 设计了一个短于250bp的合成启动子库,能够精确检测和放大转录活性,适用于多种细胞系和刺激 | 未提及具体的技术限制或样本量的局限性 | 开发可调谐的报告基因,用于药物开发、合成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研究 | 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合成启动子 | 合成生物学 | NA | 大规模并行报告分析 | NA | 转录活性数据 | 6144个合成启动子 |
33 | 2025-05-18 |
Dynamic Analysis and Robust Strategy for the Delayed Paradoxical Cell Population Control Circuit
2025-Jun,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IF:9.4Q1
DOI:10.1109/TCYB.2025.3556585
PMID:40198292
|
研究论文 |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延迟悖论细胞群体控制电路中的双稳态切换和振荡行为来实现稳健群体控制的策略 | 揭示了两种双稳态切换机制,并提出通过调节初始细胞群体密度和blasticidin浓度来实现稳健控制的新策略 | NA | 研究延迟悖论细胞群体控制电路的动态特性并开发稳健的控制策略 | 合成悖论控制电路中的细胞群体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34 | 2025-05-18 |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Vesicle Properties in bioPISA: from Size Distribution to Post-Assembly Loading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483
PMID:3969263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探讨了通过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bioPISA)制备的囊泡作为人工细胞的形成和性质 | 探索了实现囊泡尺寸均匀性的方法,并研究了搅拌速度对囊泡形态的影响,同时展示了将大分子加载到预形成囊泡中的可行性 | NA | 开发具有可控形态的酶合成聚合物囊泡,用于合成生物学等应用 | 通过bioPISA制备的囊泡 | 合成生物学 | NA | 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bioPISA)、荧光相关光谱(FCS)、电穿孔 | NA | NA | NA |
35 | 2025-05-18 |
Regulating Protein Immobilization During 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in Hyaluronan Microgels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668
PMID:39957478
|
研究论文 | 研究利用透明质酸微凝胶作为实验平台,探索无细胞蛋白质合成(CFPS)与微凝胶内蛋白质原位积累的相互作用 | 首次提出利用双功能微凝胶平台研究蛋白质合成的时间-空间调控,通过定制蛋白质结合或释放来调控反应环境 | 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展示该平台在复杂生物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 开发一种用于研究蛋白质合成时空调控的实验平台 | 透明质酸微凝胶及其修饰后的蛋白质结合能力 | 合成生物学 | NA |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CFPS),线性DNA模板技术 | NA | 实验数据 | NA |
36 | 2025-05-18 |
Distinct Network Morphologies from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icrotubules in Giant Polymer-Lipid Hybrid Vesicles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601
PMID:40071650
|
research paper | 研究展示了在巨型聚合物-脂质杂化囊泡中原位聚合微管,模拟活细胞中的动态细胞骨架 | 首次在由特定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脂质组成的杂化囊泡中实现微管原位聚合,并观察到不同形态的微管网络 | 未探讨不同膜组成对微管形态影响的具体分子机制 | 模拟活细胞中的动态细胞骨架,探索膜组成对微管形态的影响 | 巨型聚合物-脂质杂化囊泡和微管 | 合成生物学 | NA | 原位聚合技术 | NA | 显微镜图像 | NA |
37 | 2025-05-18 |
Scaling Up Synthetic Cell Production Using Robo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war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2025-May, Advanced biology
IF:3.2Q3
DOI:10.1002/adbi.202400671
PMID:4016273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自动化方法,用于大规模生产蛋白质合成细胞(SCs),以应用于治疗领域 | 结合机器人液体处理系统和AI图像分析,实现了SCs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 研究主要关注蛋白质表达SCs,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类型SCs的生产 | 提高合成细胞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以促进其治疗应用 | 蛋白质合成细胞(SCs) | 合成生物学 | NA | 机器人液体处理系统(LiHa)、AI图像分析 | AI | 图像 | 小鼠实验 |
38 | 2025-05-18 |
Integration of therapeutic cargo into the human genome with programmable type V-K CAST
2025-Mar-13,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5-57416-2
PMID:40082411
|
研究论文 | 该研究展示了如何将紧凑型V-K CAST系统重新用于人类细胞基因组中的可编程DNA整合 | 利用来自未培养微生物的紧凑型V-K CAST系统,实现了人类细胞基因组中治疗相关转基因的安全整合 | 脱靶事件虽罕见但可重复出现在特定基因组区域 | 开发一种无需双链断裂即可实现大片段DNA可编程整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 人类细胞基因组 | 基因组编辑 | NA | CRISPR-associated (Cas) transposases (CAST) | type V-K CAST | DNA序列数据 | 多种人类细胞类型 |
39 | 2025-05-18 |
A tunable affinity fusion tag for protein self-assembly
2025-Jan-15, bioRxiv : 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
DOI:10.1101/2025.01.14.633037
PMID:39868245
|
research paper | 介绍了一种基于可调淀粉样蛋白的基因编码工具,用于精确控制细胞内蛋白质浓度阈值 | 发现了聚苏氨酸丙氨酸(poly-TA)因其独特的形成淀粉样组装的能力,可在任意选择的浓度阈值下形成组装体,且具有可忽略的成核障碍 | 未提及具体应用中的潜在限制或挑战 | 研究蛋白质浓度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开发实验工具以操纵蛋白质浓度阈值 | 蛋白质浓度阈值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编码工具,系统筛选二肽重复序列 | NA | NA | NA |
40 | 2025-05-17 |
Expression of Fluorescence Reporters and Natural Products in Native Gut Escherichia coli
2025-May-16,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835
PMID:4013871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利用CRAGE技术对天然肠道大肠杆菌EcAZ-1和益生菌株EcN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成功表达了多种异源基因并优化了荧光蛋白的表达条件 | 首次在天然肠道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生物发光操纵子、GFP和氧不依赖荧光蛋白IFP2.0,并优化了其表达条件,同时实现了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研究仅针对两种大肠杆菌菌株,未涉及其他肠道微生物 | 开发基于天然肠道大肠杆菌的合成生物学平台 | 肠道大肠杆菌EcAZ-1和益生菌株Nissle 1917 (EcN) | 合成生物学 | NA | CRAGE技术 | NA | NA | 两种大肠杆菌菌株(EcAZ-1和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