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421 | 2025-06-16 |
Engineering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 for Modulating Cell Death and Antitumor Immunity
2025,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Clifton, N.J.)
DOI:10.1007/978-1-0716-4615-1_15
PMID:40515910
|
研究论文 | 该文章综述了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在调节细胞死亡和抗肿瘤免疫中的工程应用 | 文章介绍了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反向遗传学和合成生物学,精确改造VSV基因组,以增强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引入促凋亡基因XAF1来提高抗肿瘤效果 | 文章未提及具体的实验数据或临床结果,可能缺乏实际应用效果的验证 | 提高VSV在抗肿瘤免疫和其他治疗领域的疗效 |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及其工程改造 | 分子生物学 | 肿瘤 | 反向遗传学、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422 | 2025-06-16 |
Engineering of the WSN Strain for Investigating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Immunity
2025,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Clifton, N.J.)
DOI:10.1007/978-1-0716-4615-1_18
PMID:40515913
|
研究论文 | 本文描述了基于甲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对H1N1毒株WSN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的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其在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 利用反向遗传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对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并增强疫苗安全性和宿主免疫反应,同时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临床验证结果 | 研究基因工程改造流感病毒在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 H1N1毒株WSN | 合成生物学 | 流感 | 反向遗传学 | NA | NA | NA |
423 | 2025-06-15 |
From reactants to products: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biosynthetic pathway design
2025-Sep,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IF:4.4Q1
DOI:10.1016/j.synbio.2025.05.005
PMID:40510533
|
review | 该文章回顾了生物合成途径设计中的关键计算工具 | 整合了生物大数据、逆合成方法和酶工程三个关键组件,显著提高了生物合成途径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 NA | 提高生物合成途径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 生物合成途径设计中的计算工具 | 合成生物学 | NA | 数据挖掘、逆合成方法 | NA | 生物大数据(包括化合物、反应/途径和酶) | NA |
424 | 2025-06-15 |
Unraveling the regulatory dynamics of bidirectional promoters for modulating gene co-expression and metabolic flux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025-Jun-06, 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6.6Q1
DOI:10.1093/nar/gkaf511
PMID:4050368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筛选和表征酵母中的双向启动子(BDPs),揭示了其调控机制并应用于代谢通量的精细调控 | 利用DREAM-CNN AI预测模型识别BDPs中的保守激活剂结合热点,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热点对BDP功能的关键作用 | 研究仅针对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未在其他生物体中验证BDPs的普适性 | 探索双向启动子的调控机制并应用于合成生物学中的基因共表达和代谢通量调控 | 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的749个双向启动子候选者 | 合成生物学 | NA | 全基因组筛选、转录组分析、荧光报告分析、计算机模拟突变 | DREAM-CNN | 基因组数据、转录组数据、荧光报告数据 | 749个双向启动子候选者 |
425 | 2025-06-15 |
Prospects of Synthetic Biology-Based Approaches in the Enhanced Production of Pyocyanin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CCB 117 as the Drug of Choice in Aquaculture
2025-Jun-03, Current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84-025-04279-x
PMID:40459729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提高铜绿假单胞菌MCCB 117中绿脓菌素产量的前景,以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首选药物 | 提出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工具增强绿脓菌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和基因水平操作的新方法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实施细节 | 研究如何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提高绿脓菌素的产量,以应用于可持续水产养殖生产系统 | 铜绿假单胞菌MCCB 117及其绿脓菌素生物合成途径 | 合成生物学 | 弧菌病 | 基因水平操作 | NA | NA | NA |
426 | 2025-06-15 |
Coli bond: A dual-function encryption system for secur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by microorganisms
2025, PloS one
IF:2.9Q1
DOI:10.1371/journal.pone.0325926
PMID:40498745
|
研究论文 | 介绍了一种名为Coli Bond的双功能加密系统,利用微生物进行安全信息存储和传输 | 结合DNA存储的分子精确性与合成生物学的可控动态性,提供数据加密和存储的创新平台 | NA | 开发一种安全可控的信息存储和传输系统 | 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的大肠杆菌菌株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技术 | NA | DNA编码信息 | NA |
427 | 2025-06-15 |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flavonoid biosynthesis through integrated metabolic engineering
2025,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IF:4.1Q1
DOI:10.3389/fpls.2025.1597007
PMID:40510168
|
综述 | 本文全面综述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代谢工程策略及其应用前景 | 整合植物细胞工厂、基因组编辑、环境优化和AI驱动的代谢工程,提出可持续高产类黄酮的新路线图 | 未提及具体实验验证数据或案例研究 | 探索提高类黄酮产量的综合代谢工程策略 | 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组编辑、空间代谢组学、AI驱动的代谢工程 | NA | 代谢组学数据 | NA |
428 | 2025-06-15 |
Open-endedness in synthetic biology: A route to continual innovation for biological design
2024-01-19, Science advances
IF:11.7Q1
DOI:10.1126/sciadv.adi3621
PMID:38241375
|
research paper | 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的合成生物学设计方法,强调设计的新颖性与实现目标同等重要 | 提出将新颖性作为生物设计的重要考量,而不仅仅是优化单一最佳设计,以突破工程生物学中性能提升的瓶颈 | 未具体说明开放式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或验证案例 | 探索合成生物学中更具创造性的设计方法,以克服当前系统复杂性瓶颈和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转化难题 | 合成生物学设计方法 | synthetic biology | NA | NA | NA | NA | NA |
429 | 2025-06-14 |
Decoding the Minimal Translation System of the Plasmodium falciparum Apicoplast: Essential tRNA-modifying Enzymes and Their Roles in Organelle Maintenance
2025-Aug-15,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IF:4.7Q1
DOI:10.1016/j.jmb.2025.169156
PMID:4033541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预测工具,鉴定了疟原虫顶质体中16种tRNA修饰酶,并验证了其中14种的定位,揭示了6种对寄生虫生存至关重要的酶 | 首次系统鉴定了疟原虫顶质体中tRNA修饰酶的最小集合,并确定了其中6种对寄生虫生存和顶质体功能至关重要的酶 | 有2个基因无法被敲除,其中一个具有双重定位,可能在其他细胞器中具有必需功能,另一个可能具有无法通过代谢旁路绕过的关键作用 | 研究疟原虫顶质体中最小翻译系统所需的tRNA修饰酶及其功能 | 疟原虫顶质体中的tRNA修饰酶 | 分子生物学 | 疟疾 | 比较基因组学、蛋白质定位预测、基因敲除 | NA | 基因组数据、蛋白质定位数据 | 16种预测的tRNA修饰酶,其中14种被实验验证 |
430 | 2025-06-14 |
Effect of glycosylation on protein folding: From biological roles to chemical protein synthesis
2025-Jun-20, iScience
IF:4.6Q1
DOI:10.1016/j.isci.2025.112605
PMID:40502693
|
review | 探讨糖基化在蛋白质折叠中的双重作用及其在化学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 | 提出临时糖基化支架策略,为化学蛋白质合成提供可逆的折叠引导方法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样本量,可能缺乏实证支持 | 研究糖基化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及其在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蛋白质折叠及糖基化修饰 | 合成生物学 | NA | 化学蛋白质合成 | NA | NA | NA |
431 | 2025-06-14 |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nsensus-designed trans-cinnamic acid decarboxylase for styrene biosynthesis
2025-Jun-11, mBio
IF:5.1Q1
DOI:10.1128/mbio.00714-25
PMID:40407334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共识设计的反式肉桂酸脱羧酶PSC1,用于微生物生物合成苯乙烯 |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共识蛋白PSC1,能够在微生物中高效催化反式肉桂酸脱羧生成苯乙烯,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 | NA | 开发更环保的苯乙烯生物合成方法以替代传统石化工艺 | 反式肉桂酸脱羧酶PSC1及其在苯乙烯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学 | NA | 蛋白质工程、X射线晶体学 | NA | 蛋白质结构数据 | NA |
432 | 2025-06-14 |
Synthetic Biology in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sis
2025-Apr-09, Chemical reviews
IF:51.4Q1
DOI:10.1021/acs.chemrev.4c00567
PMID:40116601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最新进展 | 总结了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发现和工程中的多学科工具整合与应用 | NA | 探讨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 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 | 合成生物学 | NA | 生物信息学、异源表达、组合生物合成 | NA | NA | NA |
433 | 2025-06-14 |
Cell-free expression and SMA copolymer encapsulation of a functional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disease variant, FGFR3-TACC3
2025-01-23, Scientific reports
IF:3.8Q1
DOI:10.1038/s41598-025-86194-6
PMID:39848978
|
研究论文 | 该研究通过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功能性的FGFR3-TACC3融合蛋白,并利用SMA共聚物进行重构 | 首次使用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在48小时内成功表达功能性FGFR3-TACC3融合蛋白,并实现高产量重构 | 尚未获得全长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高分辨率结构 | 解决跨膜蛋白特别是受体酪氨酸激酶融合蛋白表达困难的问题 | FGFR3-TACC3融合蛋白 | 合成生物学 | 癌症 | 无细胞蛋白表达(CFPE), SMA共聚物重构 | NA | 蛋白功能数据 | NA |
434 | 2025-06-14 |
Optimal network sizes for most robust Turing patterns
2025-01-23, Scientific reports
IF:3.8Q1
DOI:10.1038/s41598-025-86854-7
PMID:39849094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通过随机矩阵理论分析较大网络的Jacobian矩阵,探讨了图灵模式在生物系统中的形成机制及其最优网络大小 | 揭示了图灵模式比以往认为的更可能偶然发生,并发现最稳健的图灵网络具有一个最优大小,仅由少数分子物种组成,从而显著提高了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可识别性 | 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以确认在真实生物系统中的适用性 | 探讨图灵模式在复杂生物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形成机制及其稳健性 | 基因调控网络及其Jacobian矩阵 | systems biology | NA | random matrix theory | NA | theoretical analysis | NA |
435 | 2025-06-14 |
Optimizing phage therapy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perspective
2025,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IF:4.6Q1
DOI:10.3389/fcimb.2025.1611857
PMID:4049601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优化噬菌体疗法中的最新进展及其潜在应用 | 探讨了AI如何促进噬菌体-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以设计更有效的噬菌体治疗剂 | 未提及具体的AI模型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验证 | 探索人工智能在优化噬菌体疗法中的应用 |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 人工智能 | 抗菌耐药性 | NA | NA | NA | NA |
436 | 2025-06-13 |
Revolutionizing immunotherapy: The next frontier in CAR T-cell engineering
2025-Jul,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DOI:10.1016/j.critrevonc.2025.104751
PMID:40306469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革命性潜力 | 探讨了从第一代到第五代CAR T细胞的设计进展,包括共刺激结构域的引入、双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释放机制的整合 | 在实体瘤治疗中仍面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和抗原异质性的挑战 | 探索CAR T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 CAR T细胞疗法及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的应用 | 免疫治疗 | 癌症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437 | 2025-06-13 |
Detection of TuMV by a toehold switch sensor coupled with NASBA amplification in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2025-Jun-09, Plant methods
IF:4.7Q1
DOI:10.1186/s13007-025-01394-5
PMID:40490766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基于核酸序列扩增(NASBA)和toehold开关传感器的无细胞表达系统,用于检测太子参中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 | 结合NASBA扩增和toehold开关传感器,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且适用于田间应用的TuMV检测方法 | 未提及该方法在其他病毒检测中的适用性或长期稳定性 | 开发高效诊断系统以控制和减轻太子参中的TuMV感染 |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及其感染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 | 合成生物学 | 植物病毒感染 | NASBA, toehold开关传感器 | NA | RNA片段 | 田间样品(具体数量未提及) |
438 | 2025-06-13 |
Biosourced Functional Hydroxybenzoate-co-Lactide Polymer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2025-Jun-0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4.4Q1
DOI:10.1021/jacs.5c04624
PMID:40380948
|
研究论文 | 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和化学方法设计和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生物源功能羟基苯甲酸-丙交酯共聚物 | 利用工程真菌宿主异源生产单体前体,并通过化学修饰和开环聚合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降解聚合物 | 仅针对革兰氏阳性菌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未涉及其他类型病原体 | 开发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降解生物源聚合物 | 4-(甲基/烯丙基/苄基)氧-6-(H/烷基)-2-氧-苯甲酸-丙交酯基聚合物库 | 合成生物学与高分子化学 | 抗菌药物耐药性 | 异源生产、化学修饰、开环聚合 | NA | 化学合成数据 | 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M/I = 5-30) |
439 | 2025-06-13 |
Cell-Targeting Bio-Catalytic Killer Protocell for High-Order Assembly Guided Cancer Cell Inhibition
2025-Jun, Small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
DOI:10.1002/smll.202500047
PMID:40270292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设计和构建了一种能够与活细胞进行高阶组装的合成治疗性原细胞,用于靶向消除癌细胞 | 通过宿主-客体化学构建正交多糖基原细胞,并引入细胞靶向配体和类过氧化氢酶铂金纳米颗粒,形成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杀手原细胞 | 目前仅进行了体外实验,尚未进行体内验证 | 开发可编程的原细胞治疗系统用于癌症治疗 | 癌细胞 | 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 | 癌症 | 宿主-客体化学、静电驱动自组装 | NA | NA | NA |
440 | 2025-06-13 |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by RNA-induced structural strain in duplex DNA
2025-May-22, 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6.6Q1
DOI:10.1093/nar/gkaf429
PMID:40401557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通过RNA-DNA三链体调控转录速率的机制,并展示了其在设计的大肠杆菌启动子架构中的应用 | 揭示了RNA-DNA三链体通过引起双链DNA结构扭曲来增强或抑制转录的新机制 | 研究主要基于大肠杆菌系统,尚未在更复杂的生物体如哺乳动物中验证 | 探索非编码RNA通过形成三链体结构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 RNA-DNA三链体及其对转录速率的影响 | 分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方法、体外表征 | NA | NA | 细菌启动子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