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41 | 2025-07-16 |
Purification of post-transcriptionally modified tRNAs for enhanced cell-free translation systems
2025-Jun-10, bioRxiv : 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
DOI:10.1101/2025.06.10.658963
PMID:40661628
|
研究论文 | 本文开发了一种纯化方法,用于生产具有天然转录后修饰的tRNA,以提高无细胞翻译系统的效率和保真度 | 开发了一种结合tRNA过表达和DNA杂交纯化的方法,首次提供了完整修饰谱,并展示了其在遗传密码扩展中的优越性能 | 未明确说明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tRNA或在不同生物系统中的普适性 | 解决传统转录方法产生的tRNA缺乏关键转录后修饰的问题,提高翻译产量和保真度 | 转移RNA(tRNA)及其转录后修饰 | RNA生物化学 | NA | DNA杂交纯化技术 | NA | NA | NA |
42 | 2025-07-16 |
Robust soybean leaf agroinfiltration
2024-Jun-05, Plant cell reports
IF:5.3Q1
DOI:10.1007/s00299-024-03245-4
PMID:38837057
|
research paper | 开发了一种稳健的大豆叶片农杆菌浸润介导的瞬时基因表达方法 | 创新了一种针对大豆叶片的农杆菌浸润方法,确定了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基因型、表面活性剂、发育阶段和农杆菌菌株及培养基 | 研究仅针对两种大豆品系进行了验证,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大豆品种或其他作物 | 开发一种稳健的农杆菌浸润介导的瞬时基因表达方法,用于大豆叶片 | 大豆(Glycine max)叶片 | 植物生物技术 | NA | 农杆菌浸润 | NA | NA | 两种大豆品系(V17-0799DT和TN16-5004) |
43 | 2025-07-15 |
Insight into the eminent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xylanolytic enzymes for sustainable bioprocessing
2025-Aug, 3 Biotech
IF:2.6Q3
DOI:10.1007/s13205-025-04415-1
PMID:40657403
|
综述 | 本文全面综述了木聚糖的结构、木聚糖降解酶的作用及其在造纸、食品、纺织和制药等工业中的应用 | 讨论了利用纳米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特别是CRISPR/CAS技术)提高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并探讨了木聚糖酶研究的新趋势,如从宏基因组中生物勘探新型耐热木聚糖酶、蛋白质工程、合成生物学和生物精炼的整合 | NA | 探讨木聚糖酶在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加工中的多方面作用,并概述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创新方向 | 木聚糖及其降解酶 | 生物技术 | NA | 纳米生物技术、基因工程(CRISPR/CAS技术)、蛋白质工程、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44 | 2025-07-15 |
Biohybrid technologies for CO2 conversion to fuels and chemicals: Advances in bio-electro-, bio-photoelectro-, and bio-photocatalysis
2025-Jul-08, Bioresource technology
IF:9.7Q1
DOI:10.1016/j.biortech.2025.132949
PMID:40639626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生物混合技术在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中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电催化、生物光电催化和生物光催化三种关键技术 | 总结了生物混合技术在二氧化碳转化中的创新点,包括界面电子转移、生物相容性优化策略以及系统集成可再生能源等方面 | 讨论了生物混合技术在实现经济可行性方面面临的关键挑战 | 探索高效、可持续的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以应对气候和能源挑战 | 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生物混合系统 | 生物技术与能源 | NA | 生物电催化(BEC)、生物光电催化(BPEC)、生物光催化(BPC) | NA | NA | NA |
45 | 2025-07-15 |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for Urolithiasis: A Scoping Review
2025-Jul-02, Plants (Basel, Switzerland)
DOI:10.3390/plants14132032
PMID:40648041
|
综述 | 本文总结了传统药用植物在尿路结石管理中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聚焦于传统药用植物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填补了尿路结石研究中此类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空白 | 仅纳入6项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地域分布有限 | 探索传统药用植物在尿路结石管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传统药用植物及其生物活性成分 | 生物医学 | 尿路结石 | 文献综述方法 | NA | 文献数据 | 6项研究(来自中国2项、印度3项、韩国1项) |
46 | 2025-07-15 |
Revisiting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Integrating Multiomics, In Vitro Culture, and Elicitation to Unlock Bioactive Potential
2025-Jul-02, Plants (Basel, Switzerland)
DOI:10.3390/plants14132029
PMID:40648038
|
综述 | 本文回顾了传统药用植物的研究,整合了多组学技术、体外培养和诱导策略以探索其生物活性潜力 | 结合多组学技术、体外培养和诱导策略,全面探索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样本量,可能缺乏实证支持 | 探索和优化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生产 | 传统药用植物及其生物活性化合物 | 生物技术 | NA | 多组学技术(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体外培养系统、诱导策略 | NA | 多组学数据 | NA |
47 | 2025-07-15 |
Reprogramming Hairy Root Cultures: A Synthetic Biology Framework for Precision Metabolite Biosynthesis
2025-Jun-23, Plants (Basel, Switzerland)
DOI:10.3390/plants14131928
PMID:40647937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毛状根培养在可持续生产植物源化合物中的应用及其在遗传和代谢工程中的潜力 | 整合了毛状根系统与转录组学和CRISPR技术等先进基因组工具,以加速途径特异性代谢工程 | 大规模生产优化、生物反应器效率提升以及不同植物物种间代谢物合成增强仍面临挑战 | 探讨毛状根培养在可持续生产高价值植物源化合物中的应用及其潜力 | 毛状根培养及其在遗传和代谢工程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学 | NA | 转录组学, CRISPR技术 | NA | NA | NA |
48 | 2025-07-15 |
Reviving the Dire Wolf? A Case Study in Welfare Ethics, Legal Gaps, and Ontological Ambiguity
2025-Jun-21, Animals :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MDPI
IF:2.7Q1
DOI:10.3390/ani15131839
PMID:40646738
|
research paper | 本文探讨了通过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复活已灭绝的恐狼所带来的伦理、法律和本体论问题 | 首次将五领域模型应用于评估基因工程动物的福利风险,并从多种伦理角度分析功能灭绝复活的道德合理性 | 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缺乏实际动物行为数据和长期观察结果 | 评估基因复活灭绝物种项目的伦理、法律和动物福利影响 | 基因编辑创造的恐狼样犬科动物、代孕母狼及可能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组编辑和克隆技术 | 五领域模型 | 理论分析 | 3只基因改造动物 |
49 | 2025-07-15 |
Unveiling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ble Microbes from the Underexplored Mingyong Glacier Landscape: A Roadmap for Leveraging the Potential of Actinomycetota
2025-Jun, In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F:2.1Q3
DOI:10.1007/s12088-025-01449-0
PMID:4065535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从明永冰川景观中分离并鉴定了土壤中的放线菌,揭示了其多样性和生物技术潜力 | 首次从明永冰川景观中分离出多样化的放线菌,并探讨其在药物发现中的潜在应用 | 研究仅基于73株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样本量较小 | 探索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以发现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 | 明永冰川景观中的土壤放线菌 | 微生物学 | NA |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NA | 微生物分离物 | 6个土壤样本,分离出73株放线菌 |
50 | 2025-07-15 |
Leveraging a synthetic biology approach to enhance BCG-mediated expansion of Vγ9Vδ2 T cells
2025-May-09, bioRxiv : 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
DOI:10.1101/2025.05.05.651767
PMID:4065494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BCG疫苗,以增强其激活和扩增Vγ9Vδ2 T细胞的能力,从而提高抗结核疫苗的效果 | 首次尝试通过改造BCG中的MEP途径来提高疫苗效果,利用HMBPP感知机制增强宿主自我-非我识别 | 虽然部分改造策略成功增强了Vγ9Vδ2 T细胞的扩增,但整体疫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 开发更有效的抗结核疫苗 | BCG疫苗和Vγ9Vδ2 T细胞 | 合成生物学 | 结核病 | 合成生物学方法,基因工程 | NA | 基因组数据,实验数据 | 超过63种分枝杆菌物种的356个基因组 |
51 | 2025-07-15 |
Discovery of bacterial terpenoids by genome mining
2025, Methods in enzymology
DOI:10.1016/bs.mie.2025.01.078
PMID:40651831
|
research paper | 本文探讨了通过基因组挖掘方法发现细菌中的萜类化合物 | 利用下一代测序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基因组挖掘方法以发现细菌中的新型萜类合成酶和萜类天然产物 | 未提及具体实验验证或发现的萜类化合物的数量及活性验证 | 开发基因组挖掘方法以发现细菌中的萜类天然产物 | 细菌中的萜类合成酶基因和萜类天然产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下一代测序(NGS),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组数据 | NA |
52 | 2025-07-14 |
Expanding horizons of CRISPR applications beyond genome editing
2025-Jul-10, Trends in genetics : TIG
IF:13.6Q1
DOI:10.1016/j.tig.2025.06.003
PMID:40645879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CRISPR技术在基因组编辑以外的广泛应用,包括分子诊断、生物传感、转录调控、分子成像、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和单细胞分析等领域 | 探讨了CRISPR技术在基因组编辑之外的新应用,如利用Cas酶的附带切割活性进行快速核酸检测,以及通过合成生物学组件扩展其检测离子、代谢物和蛋白质的能力 | 未来研究需要克服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如与人工智能、空间组学和微流体的整合 | 扩展CRISPR技术的应用范围,超越传统的基因组编辑 | CRISPR技术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 分子生物学 | NA | CRISPR, Cas酶,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53 | 2025-07-12 |
Minimal logic gates for probiotic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 sensing and treatment of dual-bacteria intestinal infection
2025-Dec, Gut microbes
IF:12.2Q1
DOI:10.1080/19490976.2025.2530156
PMID:4061967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最小逻辑门,用于编程益生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以检测和治疗由两种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 设计了正交基因电路和'AND'门,实现了在两种病原体同时存在时的显著趋化和杀伤效果 | 研究仅在体外和小鼠模型中验证,尚未进行人体试验 | 开发一种预防和治疗双重细菌感染的方法 | 益生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和两种病原体 | 合成生物学 | 肠道感染 | 基因电路设计 | NA | NA | 小鼠模型 |
54 | 2025-07-12 |
Development of CRISPRi Orthogonal Repression Systems in Plant Cells Using Synthetic Variants of the Figwort Mosaic Virus 34S Promoter with Two Identical sgRNA Binding Sites
2025-Jul-11,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5c00356
PMID:40643567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基于CRISPRi的植物细胞正交抑制系统,利用具有两个相同sgRNA结合位点的FMV 34S启动子合成变体 | 首次在植物细胞中利用FMV 34S启动子变体开发CRISPRi正交抑制系统,并验证了相同sgRNA结合位点比异源位点具有更高的抑制效率 | 研究仅基于瞬时转基因表达系统,未在稳定转化植物中进行验证 | 开发植物合成生物学工具箱中的基因表达精确调控系统 | 植物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CRISPRi、dCas9-SRDX融合蛋白、Cre/loxP RNA支架正交系统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33种34S启动子变体 |
55 | 2025-07-12 |
Advancing fungal phylogenetics: integrating modern sequencing, dark taxa discovery, and machine learning
2025-Jul-11,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IF:2.3Q3
DOI:10.1007/s00203-025-04392-2
PMID:40643763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现代分子技术在真菌遗传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包括DNA指纹识别、NGS和TGS等技术在物种鉴定、系统发育重建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 整合了现代测序技术、暗分类群发现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解决真菌分类学和疾病管理中现存挑战的新方法 | 存在解决基因组内变异、调和基因树不一致性以及标准化大规模真菌种群研究流程的挑战 | 推进真菌诊断学,增强分类学清晰度,并在快速环境变化的时代减轻真菌疾病的社会经济影响 | 真菌遗传学、真菌多样性和致病性 | 生物信息学 | 真菌相关疾病 | NGS, TGS, DNA指纹识别, 多组学方法(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 机器学习算法 | 基因组数据 | NA |
56 | 2025-07-12 |
Harnessing Synthetic Biology to Empower a Circular Plastics Economy
2025-Jul-10,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F:1.8Q4
DOI:10.1139/cjm-2025-0053
PMID:40638940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群落工程技术降解和升级塑料废物的当前策略 | 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如何增强生物过程以可持续处理塑料废物并支持循环塑料经济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案例研究来验证这些策略的实际效果 | 推动生物技术解决方案在循环塑料经济中的应用 | 塑料废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微生物群落工程 | NA | NA | NA |
57 | 2025-07-12 |
Engineered Coenzyme A Biosynthesis and Butyrate Transporter Drives High-Efficient Butyrate Synthesis in Escherichia coli
2025-Jul-10,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F:3.5Q2
DOI:10.1002/bit.70018
PMID:4064109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工程化改造大肠杆菌的辅酶A生物合成和丁酸转运系统,实现了高效的丁酸合成 | 通过增强辅酶A生物合成和优化丁酸转运系统,显著提高了丁酸的产量和产率 | 研究仅限于大肠杆菌系统,未在其他微生物中验证 | 提高丁酸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效率 | 大肠杆菌 | 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工程 | NA | NA | NA |
58 | 2025-07-12 |
Single-Cell Nanoencapsulation: Chemical Synthesis of Artificial Cell-in-Shell Spores
2025-Jul-09, Chemical reviews
IF:51.4Q1
DOI:10.1021/acs.chemrev.4c00984
PMID:40403226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受自然界隐生现象启发,化学家设计和合成的'细胞壳'结构及其在单细胞纳米封装(SCNE)中的应用 | 通过SCNE技术赋予细胞外源性表型特征,展示了人工孢子在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案例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和技术综述 | 探索和开发人工孢子技术,以增强细胞的保护性和功能性 | 人工'细胞壳'结构 | 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 | NA | 单细胞纳米封装(SCNE) | NA | NA | NA |
59 | 2025-07-12 |
CRISPR/dCas-mediated counter-silencing: reprogramming dCas proteins into antagonists of xenogeneic silencers
2025-Jul-09, mBio
IF:5.1Q1
DOI:10.1128/mbio.00382-25
PMID:40434115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新型CRISPR/dCas介导的反沉默(CRISPRcosi)方法,用于对抗Lsr2样异源沉默蛋白 | 首次利用nuclease-deficient dCas酶对抗Lsr2样异源沉默蛋白,实现无需启动子工程的反沉默效果 | 在缺乏异源沉默蛋白CgpS的菌株中,反沉默效果因靶位点和链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新方法,应用于生物技术和合成生物学 | Lsr2样异源沉默蛋白CgpS和Lsr2及其靶启动子 | 合成生物学 | NA | CRISPR/dCas系统 | NA | 基因组转录组数据 | 多种放线菌菌株 |
60 | 2025-07-12 |
The AML immune paradox: decoding escape pathways and pioneering checkpoint, vaccine, and combination strategies
2025-Jul-09,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IF:3.2Q2
DOI:10.1007/s10238-025-01795-9
PMID:4063475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治疗策略 | 探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及联合治疗策略在AML中的创新应用 | 面临肿瘤微环境异质性、耐药性白血病干细胞、治疗毒性及缺乏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等挑战 | 评估AML免疫治疗的机制、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其免疫微环境 | 肿瘤免疫学 | 急性髓系白血病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单细胞基因组学、AI | NA | NA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