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使用关键词“['synthetic biology']”过滤),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9.9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工程工具 | 宿主生物 | 回路设计 | 应用领域 |
|---|---|---|---|---|---|---|---|---|---|---|---|---|---|---|---|---|---|---|
| 1001 | 2025-10-05 |
ATP Regeneration from Pyruvate in the PURE System
2025-01-17,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697
PMID:39754602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在PURE系统中整合基于丙酮酸氧化酶、乙酸激酶和过氧化氢酶的ATP再生系统,扩展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能力 | 开发了基于丙酮酸的新ATP再生途径,可与现有肌酸系统协同工作,将mCherry蛋白产量提高78% | 需要高初始磷酸盐缓冲液浓度(约10 mM),但未明确说明对其他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工程化改造PURE系统以增强ATP再生能力和蛋白质合成效率 | PURE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ATP再生系统 | NA | 生化实验数据 | 多批次自制PURE系统和商业PURExpress系统 | Gibson Assembly | NA | 基于丙酮酸氧化酶、乙酸激酶和过氧化氢酶的ATP再生代谢途径 | 合成生物学,合成细胞构建 |
| 1002 | 2025-10-05 |
Long-Term Protein Synthesis with PURE in a Mesoscale Dialysis System
2025-01-17,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618
PMID:39757539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易于组装的中尺度透析系统,用于延长无细胞系统中蛋白质合成的反应寿命和提高产量 | 使用商业组件构建简单易组装的中尺度透析系统,在PURE无细胞系统中实现了长达12.5天的连续蛋白质合成 | 未明确说明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分析 | 解决无细胞系统反应寿命短和产量低的问题 | PURE无细胞系统和绿色荧光蛋白(GFP) | 合成生物学 | NA | 透析技术、周期性补料交换 | NA | 蛋白质产量数据 | NA | PURE无细胞系统 | NA | NA | 工业生物技术 |
| 1003 | 2025-10-05 |
Identification of acidic stress-responsive genes and acid tolerance engineering in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
2024-Dec,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3-12984-5
PMID:3820413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了集胞藻PCC 7942中响应酸性胁迫的关键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提高了其耐酸性 | 首次系统鉴定集胞藻PCC 7942中参与酸性胁迫响应的六个关键基因,并通过过表达chlL和chlN基因成功增强菌株耐酸性 | NA | 探究集胞藻PCC 7942的酸性胁迫响应机制并开展耐酸工程改造 | 集胞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 | 合成生物学 | NA | RNA测序, 转录组分析, 基因敲除, 表型分析, 基因过表达 | NA | 基因表达数据 | NA | 基因敲除, 基因过表达 |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 | NA | 工业生物技术 |
| 1004 | 2025-10-05 |
Regulation of genes encoding polysaccharide-degrading enzymes in Penicillium
2024-Dec,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3-12892-8
PMID:38170318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青霉菌中植物多糖降解酶(PPDEs)的分布、功能、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及高产菌株选育研究进展 | 系统总结了青霉菌PPDE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提高PPDE产量的新策略 | 作为小型综述,未包含所有相关研究,且主要关注青霉菌属 | 提高青霉菌植物多糖降解酶(PPDEs)的产量和效率,促进其工业化应用 | 青霉菌属真菌,特别是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 合成生物学 | NA | 分子育种、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 | NA | 文献资料 | NA | NA | 青霉菌 | NA | 工业生物技术, 能源 |
| 1005 | 2025-10-05 |
Microbial host engineering for sustainable isobutanol production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2024-Dec,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3-12821-9
PMID:38175234
|
综述 | 本文总结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微生物宿主以提高可再生资源生产异丁醇效率的策略 | 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天然和非天然微生物宿主以提高异丁醇产量的合成生物学策略 | NA | 提高从可再生资源微生物发酵生产异丁醇的效率 | 天然和非天然微生物宿主 | NA | NA | 基因工程 | NA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方法 | 微生物宿主 | 异丁醇生物合成途径 | 能源, 环境 |
| 1006 | 2025-10-05 |
Minimisation of metabolic networks defines a new functional class of genes
2024-10-31,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4-52816-2
PMID:3948232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合成生物学流程构建最小代谢网络,定义了一类新的功能基因——网络效率决定因子 | 提出了网络效率决定因子这一新的功能基因类别,并开发了新的计算机合成生物学流程来构建最小代谢网络 | 研究主要基于计算机模拟,需要实验验证 | 通过最小化代谢网络来识别对代谢效率至关重要的基因 | 代谢网络中的基因和蛋白质 | 合成生物学 | NA | 计算机模拟、生物信息学分析 | NA | 基因组规模代谢模型数据 | NA | 计算机合成生物学流程 | 酵母 | 最小代谢网络设计 | 工业生物技术 |
| 1007 | 2025-10-05 |
Synthetic biology toolkit of Ralstonia eutropha (Cupriavidus necator)
2024-Aug-29,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4-13284-2
PMID:3920749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目前可用于修饰和增强Ralstonia eutropha生物生产的不同合成生物学技术 | 正在开发用户友好的合成生物学工具包,赋予R. eutropha菌株新能力 | NA | 开发适用于Ralstonia eutropha的合成生物学工具包 | Ralstonia eutropha (Cupriavidus necator)工业微生物 | NA | NA | 合成生物学技术 | NA | NA | NA | CRISPR-Cas9, TALEN, ZFN, Gibson Assembly, Golden Gate Assembly, BioBrick, iGEM | Ralstonia eutropha (Cupriavidus necator) | 代谢途径工程,生物传感器 | 工业生物技术,能源,材料 |
| 1008 | 2025-10-05 |
Enhancing Escherichia coli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 through ornithine lipid formation
2024-Apr-08,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4-13130-5
PMID:38587638
|
研究论文 | 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合成操纵子olsFC生产鸟氨酸脂质,增强其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 首次在本身不编码鸟氨酸脂质合成能力的大肠杆菌中实现异源生产鸟氨酸脂质,并证明其能增强胁迫抗性 | 研究仅限于大肠杆菌模型,未在其他宿主中验证 | 通过改造大肠杆菌膜脂质组成增强其非生物胁迫抗性 | 工程化改造的大肠杆菌菌株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工程、转录组分析 | NA | 基因表达数据、生长表型数据 | 多种工程化大肠杆菌菌株 | 合成操纵子表达 | 大肠杆菌 | olsFC合成操纵子表达系统,用于生产未修饰和羟基化鸟氨酸脂质 | 工业生物技术 |
| 1009 | 2025-10-05 |
DNA methylases for site-selective inhibition of type IIS restriction enzyme activity
2024-Jan-25,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4-13015-7
PMID:3827065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能够体外选择性抑制IIS型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重组DNA甲基化酶 | 成功表达并验证了非切换型和切换型甲基化酶对IIS型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位点选择性抑制能力 | 研究仅限于体外实验,未涉及体内应用验证 | 开发用于合成生物学和DNA组装技术的新型分子工具 | I型和II型限制修饰系统中的DNA甲基化酶 | 合成生物学 | NA | 重组蛋白表达、DNA甲基化分析、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NA | 酶活性分析数据 | 10种来自I型和II型R-M系统的甲基化酶 | His标签纯化、分子克隆 | 大肠杆菌 | NA | 工业生物技术 |
| 1010 | 2025-10-05 |
Microfluidics-driven templating preparation of polymer vesicles with tailorable dimensions and rapid cellular internalization
2025-May-27, Biomaterials science
IF:5.8Q1
DOI:10.1039/d5bm00377f
PMID:40237355
|
研究论文 | 提出一种微球模板策略,结合微流控技术和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尺寸可调的聚合物囊泡 | 首次报道的微球模板策略,通过微流控精确控制实现按需尺寸调节(70-170纳米)和快速细胞摄取 | NA | 开发精确控制聚合物囊泡尺寸和性能的制备方法 | 聚合物囊泡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纳米技术 | NA | 微流控技术、动态光散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 NA | 图像数据、性能测试数据 | 使用HUVECs和4T1细胞进行测试 | 微流控 | NA | NA | 药物递送、纳米反应器、合成生物学 |
| 1011 | 2025-10-05 |
Ponceau S as a Targeted Modulator for Protein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2025-May-27, Analytical chemistry
IF:6.7Q1
DOI:10.1021/acs.analchem.4c06432
PMID:4035386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引入丽春红S作为选择性调节剂,用于调控和监测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液液相分离过程 | 首次发现丽春红S可作为小分子调节剂精确调控蛋白质液液相分离,并利用其荧光特性实时监测相分离过程 | 研究仅针对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两种模型蛋白,尚未在其他蛋白体系中验证 | 开发能够精确调控蛋白质液液相分离的小分子工具 | 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 | 生物分子工程 | NA | 荧光监测、液液相分离分析 | NA | 荧光数据、显微镜图像 | 两种模型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 | NA | NA | NA | 生物分子工程, 药物递送, 合成生物学 |
| 1012 | 2025-10-05 |
Mitigating Uricase Immunogenicity through Zwitterionic Peptide Fusion for Enhanced Gout Therapy
2025-May-27, Langmuir : the ACS journal of surfaces and colloids
IF:3.7Q2
DOI:10.1021/acs.langmuir.5c00829
PMID:40374583
|
研究论文 | 通过融合两性离子肽降低尿酸氧化酶的免疫原性,以增强痛风治疗效果 | 首次采用不同长度的两性离子肽(重复VPKEG序列)融合策略系统性降低尿酸氧化酶免疫原性,并发现肽段长度与保护效果正相关 | 研究仅在大鼠痛风模型中进行验证,尚未进行临床实验 | 开发低免疫原性尿酸氧化酶用于痛风治疗 | 尿酸氧化酶与两性离子肽融合蛋白 | 合成生物学 | 痛风 | 蛋白质工程、免疫原性评估 | NA | 酶活性数据、免疫反应数据、药代动力学数据 | 大鼠痛风模型 | 合成生物学 | NA | 两性离子肽-尿酸氧化酶融合蛋白设计 | 医药 |
| 1013 | 2025-10-05 |
Engineering a Biosynthetic Pathway for the Production of (+)-Brevianamides A and B in Escherichia coli
2024-Dec-12, bioRxiv : 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
DOI:10.1101/2024.12.10.627567
PMID:3971331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brevianamides A和B的生物合成途径 | 设计了包含来自不同生物界源六种酶的工程化生物合成途径,结合合成生物学、生物催化和合成化学方法 | NA | 开发复杂吲哚生物碱的高效生物合成方法 | (+)-brevianamides A和B等含有BDO核心的二酮哌嗪天然产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生物合成途径工程、生物催化 | NA | NA | NA | Gibson Assembly, BioBrick | 大肠杆菌 | 包含环二肽合成酶(NascA)、环二肽氧化酶(DmtD2/DmtE2)、异戊二烯基转移酶(NotF)、黄素依赖单加氧酶(BvnB)和激酶(PhoN和IPK)的五步生物合成途径 | 医药 |
| 1014 | 2025-10-05 |
Assembly of ascovirus HvAV-3h long DNA fragment using the Transformation-Associated Recombination (TAR) approach in yeast cells
2025-May-22, BMC biotechnology
IF:3.5Q2
DOI:10.1186/s12896-025-00964-8
PMID:40405135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利用酵母转化相关重组(TAR)技术成功组装了昆虫病毒HvAV-3h的长DNA片段(>44.6 Kb) | 首次将TAR方法应用于昆虫病毒长DNA片段的组装,为该病毒家族的基因组工程研究提供了新方案 | 在初始合成阶段已存在特定核苷酸突变和缺失区域 | 探索TAR方法在昆虫病毒长DNA片段组装中的适用性 | Heliothesis virescens ascovirus 3h (HvAV-3h)双链DNA基因组 | 合成生物学 | 昆虫病毒 | TAR, PCR, 下一代测序(NGS), Sanger测序 | NA | DNA序列数据 | 15个2.9-3.2 Kb的DNA片段 | TAR | 酵母细胞 | 长DNA片段组装 | 工业生物技术 |
| 1015 | 2025-10-05 |
Mapping the Edges of Mass Spectral Prediction: Evalu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EIMS Prediction for Xeno Amino Acids
2025-May-20, Analytical chemistry
IF:6.7Q1
DOI:10.1021/acs.analchem.5c00286
PMID:40329886
|
研究论文 | 评估NEIMS算法对非天然氨基酸的电子电离质谱预测准确性 | 首次系统评估机器学习质谱预测算法在训练数据范围外分子(特别是非天然氨基酸)的预测性能 | 预测准确性在算法训练数据范围外的氨基酸中显著下降,且误差无法通过物理化学差异或衍生化状态解释 | 评估机器学习质谱预测算法的准确性,为未知生物分子检测提供参考 | 单取代α-氨基酸 | 机器学习 | NA | 电子电离质谱(EIMS), 机器学习 | NEIMS算法 | 质谱数据 | NA | NA | NA | NA | 天体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 生物医学 |
| 1016 | 2025-10-05 |
Genetic encoding and expression of RNA origami cytoskeletons in synthetic cells
2025-May, Nature nanotechnology
IF:38.1Q1
DOI:10.1038/s41565-025-01879-3
PMID:40097648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在合成细胞中通过遗传编码表达RNA折纸细胞骨架的方法 | 首次在合成细胞中直接表达自组装RNA折纸纳米管,替代传统DNA纳米结构 | NA | 探索基于RNA的合成细胞分子硬件开发 | RNA折纸纳米管在合成细胞中的表达与自组装 | 合成生物学 | NA | RNA折纸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 | NA | 实验数据,模拟数据 | NA | DNA纳米技术 | 合成细胞(巨型单层脂质囊泡GUVs) | RNA折纸纳米管自组装系统,适配体功能化皮层形成 | 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 |
| 1017 | 2025-10-05 |
Direct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Living Bacterial Cells
2025-May, Advanced science (Weinheim, Baden-Wurttemberg, Germany)
DOI:10.1002/advs.202414777
PMID:40125621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在活细菌细胞内直接定量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KD-FRET | 首次实现在活体大肠杆菌细胞内直接测量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解离常数,解决了传统体外测量方法的假阳性问题 | 未明确说明方法在其他细菌物种中的适用性及测量精度范围 | 开发能够在活细胞环境中直接定量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测量技术 | 活体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 合成生物学 | NA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NA | 荧光光谱数据 | 多种异源和同源蛋白质相互作用对 | NA | E. coli, S. cerevisiae | 代谢途径工程 | 医学, 工业生物技术 |
| 1018 | 2025-10-05 |
ProteoSeeker: A Feature-Rich Metagenomic Analysis Tool for Accessible and Comprehensive Metagenomic Exploration
2025-May, Advanced science (Weinheim, Baden-Wurttemberg, Germany)
DOI:10.1002/advs.202414877
PMID:40130725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个名为ProteoSeeker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简化宏基因组蛋白质识别和注释 | 通过两种主要模式(Seek模式和Taxonomy模式)实现自动化关键步骤,降低计算复杂度,使专业和非专业用户都能进行高效全面的宏基因组分析 | NA | 解决目标蛋白质发现在宏基因组学中的挑战,促进新型生物技术资源的发现 | 微生物群落中的蛋白质和酶 | 生物信息学 | NA | 宏基因组学分析 | NA | 宏基因组数据 | NA | NA | 微生物群落 | NA | 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 |
| 1019 | 2025-10-05 |
Microbiome catalog and dynamics of the Chinese liquor fermentation process
2025-Sep, Bioresource technology
IF:9.7Q1
DOI:10.1016/j.biortech.2025.132620
PMID:40334798
|
研究论文 | 构建了中国茅台酒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基因目录并解析其动态变化 | 建立了目前发酵食品领域最大的基因资源库MTFGC,发现20%新物种和20%新基因,首次验证地衣芽孢杆菌通过BGC合成风味物质地衣素 | NA | 解析传统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动态 | 茅台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 | 微生物组学 | NA | 宏基因组组装,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基因敲除实验 | NA | 宏基因组数据 | 包含5,159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和8,379,551个非冗余基因 | 基因敲除 | 地衣芽孢杆菌 | 生物合成基因簇(BGC)调控的代谢通路 | 食品, 工业生物技术 |
| 1020 | 2025-10-05 |
Engineering Bacillus Spores to Display Nicotine Oxidase: In Situ Specific and Sensitive Nicotine Detection
2025-05-23, ACS sensors
IF:8.2Q1
DOI:10.1021/acssensors.5c00275
PMID:4032959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芽孢杆菌孢子展示尼古丁氧化酶的新型活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尼古丁的特异性灵敏检测 | 通过基因组整合将活性增强的NOX突变体展示在芽孢表面,结合具有分级多孔3D纳米花结构的FeSe@MHCS复合电极,实现了超低检测限和优异稳定性 | NA | 开发高灵敏度实时尼古丁检测方法以应对公共卫生挑战 | 尼古丁分子 | 生物传感器 | 尼古丁暴露相关疾病 | 电化学阻抗谱,差分脉冲伏安法 | NA | 电化学信号数据 | 血液和尿液样本 | 基因组整合 | 芽孢杆菌 | 酶展示系统,H₂O₂介导的信号放大 | 医学检测,环境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