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161 | 2025-08-06 |
Organ-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Control Using DNA Origami-Based Nanodevices
2024-07-10, Nano letters
IF:9.6Q1
DOI:10.1021/acs.nanolett.4c02104
PMID:38920331
|
研究论文 |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NA折纸技术的纳米装置,用于实现器官特异性基因表达控制 | 开发了坚韧的DNA折纸结构,可在低pH条件下封装入脂质纳米颗粒,实现器官特异性基因递送 | DNA纳米结构的脆弱性和靶向能力不足仍是挑战 | 开发器官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纳米递送系统 | DNA折纸纳米装置和脂质纳米颗粒 | 合成生物学 | NA | DNA折纸技术、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 | NA | 实验数据 | 小鼠器官 |
162 | 2025-08-05 |
Genetically programmable wearable devices for precision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onitoring
2025-Aug-04, Biofabrication
IF:8.2Q1
DOI:10.1088/1758-5090/adf25a
PMID:40690926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基因可编程可穿戴设备在精确生理和分子监测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 | 整合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到可穿戴平台,增强特异性、响应性和功能多样性 | 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组件的不稳定性以及转化障碍限制了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 推动精确医疗和实时疾病管理的下一代生物混合系统 | 可穿戴设备及其在临床和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 | 生物医学工程 | NA | 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 | NA | 生理和分子数据 | NA |
163 | 2025-08-05 |
Revolutionizing Caffeic Acid Production: Advanced Microbi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Synthetic Biology Approaches
2025-Aug, Biotechnology journal
IF:3.2Q2
DOI:10.1002/biot.70091
PMID:40757780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方法优化咖啡酸生产的五种策略 | 整合五种策略(咖啡酸生物合成途径、代谢途径修饰、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辅因子工程和模块化共培养)以突破微生物生产咖啡酸的瓶颈 | 微生物底盘生产咖啡酸面临前体供应有限、代谢中间体毒性、辅因子利用效率低以及对传统宿主微生物过度依赖等瓶颈 | 优化咖啡酸的微生物生产 | 咖啡酸及其微生物生产 | 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164 | 2025-08-05 |
Unlocking hidden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indolocarbazole and RiPP biosynthesis to the activation of cryptic secondary metabolism via microbial interactions
2025-06, 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IF:2.1Q3
DOI:10.1038/s41429-025-00828-5
PMID:4037994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放线菌次级代谢的三个方面:吲哚咔唑的生物合成、RiPPs的生物合成以及通过微生物相互作用激活次级代谢 | 强调了微生物相互作用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重要性,并为通过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进行药物发现提供了新方向 | NA | 探索放线菌次级代谢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 放线菌,特别是链霉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 | 微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 | NA | 细胞游离一锅合成平台、联合培养策略 | NA | NA | NA |
165 | 2025-08-05 |
Chem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Giant Vesicles and Gated Nanoparticles for Strip-Based Sensing
2024-11-06, Nano letters
IF:9.6Q1
DOI:10.1021/acs.nanolett.4c04022
PMID:39442006
|
research paper |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基于微米/纳米颗粒化学通讯的传感系统设计 | 结合巨型单层囊泡和门控介孔纳米颗粒实现化学通讯,并应用于试纸条传感系统 | 实际应用验证仍需进一步开展 | 开发基于微纳颗粒通讯的传感系统 | 巨型单层囊泡(GUVs)和门控介孔纳米颗粒 | 纳米技术 | NA | 化学通讯技术 | NA | 化学信号 | 以细菌毒素α-溶血素为目标分析物的实际样品 |
166 | 2025-08-04 |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synthetic receptors for therapeutic protein delivery
2025-Sep,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 official journal of Arbeitsgemeinschaft fur Pharmazeutische Verfahrenstechnik e.V
IF:4.4Q1
DOI:10.1016/j.ejpb.2025.114789
PMID:4055390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合成受体在治疗性蛋白质递送中的应用与前景 | 总结了多种合成受体的工程化设计及其在精准基因编辑和时空控制治疗性蛋白质递送中的优势 | 存在安全性问题、递送效率不足以及受体设计和优化的复杂性等挑战 | 探讨合成受体在治疗性蛋白质递送领域的应用潜力 | 合成受体及其在治疗性蛋白质递送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学 | 肿瘤、炎症性免疫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病和病毒感染 | 基因编辑技术 | GPCR、MESA、synNotch、SNIPRs | NA | NA |
167 | 2025-08-04 |
Plant synthetic biology-based biofortification, strategies and recent progresses
2025-Au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IF:9.3Q1
DOI:10.1111/jipb.13934
PMID:40376763
|
mini-review | 本文综述了基于植物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强化策略及其最新进展 | 概述了五种合成生物学核心策略在生物强化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研究团队的最新突破 | 主要聚焦于维生素B的生物强化,可能未涵盖其他微量营养素的最新研究 | 探讨通过植物合成生物学解决全球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 | 植物组织中的营养素水平 | 合成生物学 | 隐性饥饿(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 生物强化技术(包括传统育种和先进生物技术) | NA | NA | NA |
168 | 2025-08-04 |
Thermodynamically consistent, reduced models of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2025-Jul,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IF:2.9Q1
DOI:10.1098/rsos.241725
PMID:4074696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细胞群体建模的基因表达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细胞内生物化学和细胞间相互作用 | 通过应用模型简化方案和键合图建模方法,开发了计算效率高且符合物理定律的基因表达模型 | 模型在大型细胞群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尚未经过实验验证 | 为合成生物学领域提供可扩展的基因表达模型,以设计细胞群体行为 | 基因调控网络和细胞群体 | 合成生物学 | NA | 键合图建模 | 动力学模型 | 数学模型 | NA |
169 | 2025-08-03 |
Direct high-throughput deconvolution of non-canonical bases via nanopore sequencing and bootstrapped learning
2025-Jul-30,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5-62347-z
PMID:40739090
|
研究论文 | 本文展示了使用纳米孔测序和自举学习技术高通量解卷积非经典碱基的方法 | 首次实现了非经典碱基的高通量测序,并开发了能够高准确度解卷积含非经典碱基序列的AI模型 | 需要合成高纯度的含非经典碱基寡核苷酸作为训练数据 | 开发能够高通量测序和解卷积非经典碱基的技术 | 非经典碱基和合成异源核酸 | 基因组学 | NA | 纳米孔测序,自举学习 | AI模型 | DNA测序数据 | 1,024种含非经典碱基的寡核苷酸 |
170 | 2025-08-03 |
The path to bio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Current breakthroughs and outlook
2025-Jul-29,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5.108667
PMID:40744238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当前突破和未来展望,特别是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再生医学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进展 | 综合分析了生物技术各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及其潜在的变革性影响,并提出了生物技术奇点的概念 | 未具体讨论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或失败案例 | 探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再生医学和脑机接口等生物技术领域 | 生物技术 | NA | CRISPR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深度学习、干细胞研究、脑机接口 | 深度学习模型 | NA | NA |
171 | 2025-08-03 |
Development of a DNA endonuclease I-SceI-based scarless genome editing system for Cupriavidus necator
2025-Jul-26,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IF:4.1Q2
DOI:10.1016/j.jbiotec.2025.07.020
PMID:40721107
|
research paper | 开发了一种基于DNA内切酶I-SceI的无疤痕基因组编辑系统,用于Cupriavidus necator |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两质粒I-SceI HR系统,简化了C. necator的基因组工程,减少了时间框架并促进了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NA | 开发一种高效的基因删除和插入方法,用于C. necator的基因组编辑 | Cupriavidus necator | synthetic biology | NA | DNA endonuclease I-SceI-mediated HR system | NA | NA | NA |
172 | 2025-08-03 |
Bioengineering Outer-Membrane Vesicle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2025-Jul-20, Vaccines
IF:5.2Q1
DOI:10.3390/vaccines13070767
PMID:40733744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外膜囊泡(OMVs)作为下一代疫苗开发平台的潜力及其工程策略 | 综述了OMVs在疫苗开发中的最新工程策略,包括遗传工程、表面共轭、糖工程等,并探讨了合成OMVs和纳米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 NA | 探讨OMVs作为疫苗开发平台的潜力及其工程策略 | 外膜囊泡(OMVs)及其工程化应用 | 生物工程 | 传染病和癌症 | 遗传工程、表面共轭、糖工程、纳米技术 | NA | NA | NA |
173 | 2025-08-03 |
Soilless Cultivation: Precise Nutrient Provision and Growth Environment Regulation Under Different Substrates
2025-Jul-16, Plants (Basel, Switzerland)
DOI:10.3390/plants14142203
PMID:40733440
|
review | 本文系统综述了无土栽培技术体系、营养液管理策略、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揭示其技术优势和创新潜力 | 揭示了无土栽培在资源利用效率、产量提升方面的技术优势,并探讨了智能管理和微生物工程等创新方向 | 有机系统中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性易失衡,需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进行针对性优化 | 揭示无土栽培技术的优势和创新潜力,促进其在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中的大规模应用 | 无土栽培技术体系、营养液管理、根际微生物 | 现代农业技术 | NA | 无土栽培技术、合成生物学方法 | NA | NA | NA |
174 | 2025-08-03 |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Improving Lutein Production of Chlorella sp. via Adaptive Evolution and Casein Acid Hydrolysate
2025-Jul,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IF:3.1Q2
DOI:10.1007/s12010-025-05279-0
PMID:40358910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综合方法,通过适应性进化和代谢调控提高微藻中叶黄素的产量 | 结合适应性进化和代谢调控(如添加酪蛋白酸水解物)来提高叶黄素产量,并发现特定浓度的NaCl和酪蛋白酸水解物能显著促进叶黄素合成 | 未探讨该方法在其他微藻物种中的适用性,且未进行大规模生产验证 | 提高微藻中叶黄素的产量 | Chlorella sp.微藻及其适应性进化菌株P30 | 代谢工程 | NA | 适应性进化、代谢调控 | NA | 实验数据 | 微藻菌株(起始菌株及进化菌株P30) |
175 | 2025-08-03 |
How many plasmids can bacteria carry? A synthetic biology perspective
2025-Jul, Open biology
IF:4.5Q1
DOI:10.1098/rsob.240378
PMID:40730232
|
research paper | 探讨细菌中可携带的质粒数量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细菌维持多个独特质粒的能力,并探讨多质粒系统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中的新应用 | 未明确提及具体细菌种类或实验数据支持的最大质粒数量 | 研究细菌中可携带的质粒数量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细菌及其携带的质粒 | synthetic biology | NA | NA | NA | NA | NA |
176 | 2025-08-03 |
Understanding carboxysomes to enhance carbon fixation in crops
2025-Jun-30,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IF:3.8Q2
DOI:10.1042/BST20253072
PMID:40570186
|
research paper | 探讨羧酶体在增强作物碳固定中的作用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深入理解羧酶体的生物发生、Rubisco的组织及外壳功能,并探讨其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功能整合 | 外壳的精确机械作用尚未完全阐明,且需要找到合适的碳酸氢盐转运体并优化表达水平 | 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 羧酶体及碳酸氢盐转运体 | 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NA | NA |
177 | 2025-08-03 |
Armed Phages: A New Weapon in the Battle Agains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2025-Jun-27, Viruses
DOI:10.3390/v17070911
PMID:40733529
|
综述 | 本文探讨了噬菌体疗法在对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中的潜力,并重点介绍了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增强噬菌体效力的新策略 | 提出了'武装噬菌体'概念,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噬菌体以规避细菌免疫系统,并整合抗菌肽、CRISPR基因编辑工具等增强功能 | 目前临床数据仍有限,仅有两个工程化噬菌体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探索应对抗生素耐药性危机的创新治疗方案 | 多重耐药细菌及其防御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细菌感染 | 噬菌体生物工程、CRISPR基因编辑 | NA | NA | 提及SNIPR001的I期临床试验(健康志愿者)和LBP-EC01的II期临床试验(耐药性尿路感染患者) |
178 | 2025-08-03 |
Advances in engineered models of peri-gastrulation
2025-Jun-20, iScience
IF:4.6Q1
DOI:10.1016/j.isci.2025.112659
PMID:40510116
|
review | 本文讨论了利用干细胞技术和工程工具构建的围原肠胚形成模型,以研究人类早期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 整合了工程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工具,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为人类早期发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 未提及具体实验数据或样本量的限制 | 研究人类早期发育中的细胞谱系特化和形态发生事件 | 围原肠胚形成阶段的干细胞模型 | 合成生物学 | NA | 干细胞技术、微流控系统、合成生物学工具 | blastoids、2D micropatterned systems、3D gastruloid constructs、somitoids | NA | NA |
179 | 2025-08-03 |
The gut-bone axis in osteoporosis: a multifaceted intera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bone health
2025,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IF:3.9Q2
DOI:10.3389/fendo.2025.1569152
PMID:40741168
|
综述 | 本文系统总结了肠道-骨骼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潜在干预策略 | 创新性地提出了肠道-骨骼轴加X的概念框架,并探讨了多学科整合在抗骨质疏松症中的前景 | 未提及具体研究样本量或实验数据支持 | 探讨肠道-骨骼轴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策略 | 骨质疏松症及其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作用 | 骨科与微生物组学 | 骨质疏松症 | 粪便微生物移植、益生菌和益生元补充、饮食模式调整 | NA | NA | NA |
180 | 2025-08-03 |
Pleiotropy, a feature or a bug? Toward co-ordinating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through engineering plant hormone signaling
2024-Aug,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IF:7.1Q1
DOI:10.1016/j.copbio.2024.103151
PMID:38823314
|
综述 | 探讨系统生物学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识别协调植物生长和发育候选基因中的应用 | 结合系统生物学和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索合成生物学在测试假设和定义基因型-表型关系中的潜力 | 基因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效性增加了确定特定基因和通路功能的难度 | 通过工程化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协调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 | 植物基因网络和通路 | 系统生物学 | NA | CRISPR, 单细胞测序 | NA | 基因序列数据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