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使用关键词“['synthetic biology']”过滤),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9.9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工程工具 | 宿主生物 | 回路设计 | 应用领域 |
|---|---|---|---|---|---|---|---|---|---|---|---|---|---|---|---|---|---|---|
| 21 | 2025-10-05 |
TTLOC: A Tn5 transposase-based approach to localize T-DNA integration sites
2025-Mar-28, Plant physiology
IF:6.5Q1
DOI:10.1093/plphys/kiaf102
PMID:40131780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基于Tn5转座酶的T-DNA整合位点定位方法TTLOC | 使用特殊接头组装的Tn5转座酶进行基因组DNA片段化,实现低成本、高通量的T-DNA整合位点检测 | NA | 开发快速检测T-DNA整合位点的技术以促进作物育种和植物合成生物学 | 转基因拟南芥、水稻、大豆、番茄、马铃薯和小麦 | 植物合成生物学 | NA | Tn5转座酶介导的片段化、下一代测序 | NA | 基因组DNA序列数据 | 65个转基因拟南芥系和多种转基因作物 | Tn5转座酶 | 拟南芥, 水稻, 大豆, 番茄, 马铃薯, 小麦 | T-DNA整合位点定位 | 农业, 工业生物技术 |
| 22 | 2025-10-05 |
CAR-T therapy dilemma and innovative design strategies for next generation
2025-Mar-27, Cell death & disease
IF:8.1Q1
DOI:10.1038/s41419-025-07454-x
PMID:40148310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CAR-T细胞疗法面临的困境及基于多学科策略的下一代创新设计方法 | 系统总结了克服CAR-T疗法困境的多学科创新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开关、生物支架、纳米材料等 | NA | 解决CAR-T细胞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面临的疗效限制问题 | CAR-T细胞疗法及其改进策略 | 合成生物学 | 血液肿瘤 | CRISPR筛选 | NA | NA | NA | CRISPR-Cas9 | T细胞 | ON/OFF开关 | 医学 |
| 23 | 2025-10-05 |
Last Decade Insights in Exploiting Marine Microorganisms as Sources of New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2025-Mar-07, Marine drugs
IF:4.9Q1
DOI:10.3390/md23030116
PMID:40137302
|
综述 | 回顾过去十年海洋微生物作为生物活性天然产物来源的研究进展 | 总结了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创新推动的新发现,以及通过创新分离培养方法获得的稀有海洋微生物新代谢产物 | NA | 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新型生物活性天然产物 | 海洋细菌、真菌和微藻 | 天然产物发现 | NA | 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医药、农业、环境、能源、材料、食品、工业生物技术 |
| 24 | 2025-10-05 |
Engineering scutellarin biosynthesis in Artemisia annua
2025-Mar-21, Plant cell reports
IF:5.3Q1
DOI:10.1007/s00299-025-03471-4
PMID:40116969
|
研究论文 | 通过在青蒿中补充缺失酶并优化黄酮6羟化酶,成功实现了野黄芩苷的异源合成 | 首次在青蒿中鉴定出野黄芩苷的两个关键前体,并通过引入来自短葶飞蓬和黄芩的高活性酶基因实现高效异源合成 | NA | 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在青蒿中生产稀缺药物野黄芩苷 | 青蒿植物和野黄芩苷生物合成途径 | 合成生物学 | 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 基因工程,异源表达 | NA | NA | NA | 基因共表达 | 青蒿 | 野黄芩苷生物合成途径,包含黄酮合酶II、黄酮-7-O-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和黄酮-6-羟化酶 | 医药 |
| 25 | 2025-10-05 |
A mediator-free sonogenetic switch for therapeut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mammalian cells
2025-Mar-20, 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16.6Q1
DOI:10.1093/nar/gkaf191
PMID:40114374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名为SUPER的无介质超声基因开关,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非侵入性、时空精确的蛋白质表达调控 | 首次实现无需介质、直接利用超声诱导活性氧激活KEAP1/NRF2通路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 目前仅在动物模型中进行验证,尚未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 开发非侵入性、时空精确的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用于细胞和基因治疗 | 哺乳动物细胞(包括人间充质干细胞系)和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 合成生物学 | 糖尿病 | 超声刺激技术、基因工程 | KEAP1/NRF2信号通路调控系统 | 基因表达数据、血糖水平数据 | 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 基因电路设计 | 哺乳动物细胞 | 基于KEAP1/NRF2/ARE的超声响应基因开关,包含合成抗氧化反应元件启动子 | 医学 |
| 26 | 2025-10-05 |
AI-driven high-throughput droplet screening of cell-free gene expression
2025-Mar-19,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5-58139-0
PMID:40108186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名为DropAI的AI驱动高通量液滴筛选方法,用于优化无细胞基因表达系统 | 结合微流控液滴技术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对无细胞系统组成的高通量筛选和优化,并通过迁移学习成功应用于不同宿主系统 | NA | 优化无细胞基因表达系统的组成,降低成本并提高产量 | 无细胞基因表达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微流控技术、荧光颜色编码系统、机器学习 | 机器学习模型 | 荧光信号数据、化学组合数据 | 12种不同蛋白质 | NA | 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 无细胞基因表达系统 | 工业生物技术 |
| 27 | 2025-10-05 |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plant astrobiology: adapting flora for extra-terrestrial habitats: a review
2025-Mar, Biologia futura
IF:1.8Q3
DOI:10.1007/s42977-024-00245-z
PMID:39302628
|
综述 | 探讨植物在外太空环境中适应机制及其在太空任务中维持生命支持系统的潜力 | 将植物学与天体生物学结合,系统研究植物在低重力、高辐射等极端太空环境下的适应机制 | NA | 评估植物在太空环境中维持生命支持系统的可行性 | 地球植物及其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 天体生物学 | NA | 基因修饰、合成生物学技术 | NA | NA | NA | NA | 植物 | NA | 太空探索 |
| 28 | 2025-10-05 |
Orthogonal Host-Guest Interactions Enable Programming of Protocell Membranes for Cellular High-Order Assembly and Enhanced Immunogenicity
2025-Mar-26,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8.3Q1
DOI:10.1021/acsami.4c20476
PMID:40067075
|
研究论文 | 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糖的微胶囊系统,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膜表面功能化编程 | 利用β-环糊精-金刚烷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微胶囊膜表面的快速功能化编程 | NA | 开发可编程的原始细胞膜系统以模拟真实细胞间相互作用 | 多糖微胶囊(P-somes)和巨噬细胞 | 合成生物学 | NA | 主客体相互作用 | NA | NA | NA | 主客体化学 | NA | 膜表面功能化编程系统 | 医学, 生物工程 |
| 29 | 2025-10-05 |
Semiautomated Production of Cell-Free Biosensors
2025-Mar-21, ACS synthetic biology
IF:3.7Q1
DOI:10.1021/acssynbio.4c00703
PMID:40073441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探索使用液体处理机器人技术半自动化生产无细胞生物传感器 | 首次将液体处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无细胞生物传感器的规模化生产,解决了传统手动组装的质量控制和性能变异问题 | 研究仅测试了两种无细胞基因表达检测系统(显色和荧光),尚未验证其他类型生物传感器的适用性 | 开发无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半自动化生产方法以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 无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反应组装过程 | 合成生物学 | NA | 无细胞基因表达系统,液体处理机器人技术 | NA | 显色信号,荧光信号 | 384孔板的氟化物传感无细胞生物传感器 | Opentrons OT-2液体处理平台 | 无细胞系统 | 组成性产生显色(LacZ)或荧光(GFP)信号的基因表达检测系统 | 环境,医疗诊断 |
| 30 | 2025-10-05 |
Engineering highly active nuclease enzymes with machine learning an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2025-Mar-19, Cell systems
IF:9.0Q1
DOI:10.1016/j.cels.2025.101236
PMID:4008137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结合机器学习和高通量筛选的TeleProt框架,用于设计高活性核酸酶变体 | 提出了融合进化和实验数据的机器学习框架TeleProt,能够在无先验实验数据的情况下设计高性能初始文库,并发现了比定向进化更优的酶变体 | NA | 优化酶在新型化学环境中的功能活性,特别是降解慢性伤口生物膜的核酸酶 | 核酸酶及其变体 | 机器学习 | 慢性伤口感染 | 机器学习,高通量筛选 | TeleProt框架 | 基因型-表型酶活性数据 | 55,000个核酸酶变体 | NA | NA | NA | 医学,合成生物学 |
| 31 | 2025-10-05 |
A globular protein exhibits rare phase behavior and forms chemically regulated orthogonal condensates in cells
2025-Mar-12,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5-57886-4
PMID:40069234
|
研究论文 | 研究发现大肠杆菌中的脂蛋白连接酶A(LplA)具有罕见的可逆相分离行为,并能在细胞中形成化学调控的正交凝聚物 | 首次发现结构完整的球状蛋白LplA具有LCST型可逆相分离特性,并能通过小分子底物特异性调控凝聚物形成 | NA | 探索具有化学调控相分离特性的蛋白质在生物分子凝聚物和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大肠杆菌脂蛋白连接酶A(LplA)及其相分离行为 | 合成生物学 | NA | 相分离分析 | NA | 蛋白质相行为数据 | NA | NA | 大肠杆菌, 人类U2OS细胞 | 正交生物分子凝聚物系统 | 生物医学, 合成生物学 |
| 32 | 2025-10-05 |
Overcoming ice: cutting-edge materials and advanced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ryopreservation of biosample
2025-Mar-07,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IF:10.6Q1
DOI:10.1186/s12951-025-03265-6
PMID:40050919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克服冰晶形成挑战的先进材料和策略,以提升生物样本冷冻保存效果 | 强调多学科协同方法,整合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微流控和3D生物打印等前沿技术 | 当前冷冻保护剂存在细胞毒性问题,且冷冻保存技术尚未完全解决冰晶形成难题 | 开发高效冷冻保存方法以维持生物材料功能完整性和正常结构 | 生物样本(包括生殖质资源) | 生物医学工程 | NA | 冷冻保存技术 | NA | NA | NA | NA | NA | NA | 医学, 生物资源保护 |
| 33 | 2025-10-05 |
Crystal structures of monomeric Bsm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veal coordinated sequential cleavage of two DNA strands
2025-Mar-07, Communications biology
IF:5.2Q1
DOI:10.1038/s42003-025-07612-z
PMID:40055548
|
研究论文 | 通过晶体结构揭示BsmI限制性内切酶协调顺序切割两条DNA链的机制 | 首次报道单体BsmI的晶体结构,发现其通过可伸缩环控制顺序切割机制,并开发了新型Nt*.BsmI变体 | AlphaFold3预测的模型不正确,可能限制计算预测的可靠性 | 阐明BsmI限制性内切酶的结构与功能机制 | BsmI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变体(Nb.BsmI和Nt*.BsmI) | 结构生物学 | NA | X射线晶体学 | NA | 晶体结构数据 | NA | 合成生物学干预 |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 NA | 生物技术 |
| 34 | 2025-10-05 |
Bacterial DNA methylases as novel molecular and synthetic biology tools: recent developments
2025-Mar-06,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F:3.9Q2
DOI:10.1007/s00253-025-13442-0
PMID:40047928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细菌DNA甲基化酶作为分子和合成生物学工具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 系统总结了细菌甲基化酶在靶向甲基化/去甲基化技术中的创新应用,包括与DNA结合蛋白的融合技术 | NA | 探讨细菌DNA甲基化酶在分子和合成生物学中的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 | 细菌DNA甲基化酶及其相关技术 | 合成生物学 | NA | DNA甲基化技术、锌指蛋白、TALE、CRISPR/dCas9 | NA | NA | NA | 锌指蛋白, TALEN, CRISPR/dCas9 | 细菌, 植物 | 甲基化调控系统 | 遗传工程, 生物技术, 农业 |
| 35 | 2025-10-05 |
SynBioNanoDesign: pioneering targeted drug delivery with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2025-Mar-06,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IF:10.6Q1
DOI:10.1186/s12951-025-03254-9
PMID:40050980
|
综述 | 本文系统阐述合成生物学在靶向药物递送工程纳米材料中的关键作用及发展前景 | 提出合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融合的创新范式,通过遗传电路编程实现纳米材料的动态响应功能 | 未涉及具体实验数据验证,主要基于理论分析和现有研究综述 | 探讨合成生物学推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工程化纳米材料及其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 合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交叉领域 | NA | 遗传电路设计、纳米材料工程 | NA | 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 | NA | 遗传电路编程 | NA | 用于编程纳米材料响应的遗传电路 | 医药 |
| 36 | 2025-10-05 |
Logic-Gated Modulation of Cell Migration via Mesoscale Mechanical Uncaging Effects
2025-03-04, ACS nano
IF:15.8Q1
DOI:10.1021/acsnano.4c16194
PMID:39980204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通过DNA折纸纳米弹簧系统实现机械笼蔽/解蔽效应,精确调控癌细胞迁移 | 利用DNA作为编程语言创建响应miRNA输入的逻辑门(布尔AND和OR门),通过机械结构变化控制RGD配体的释放 | 概念验证阶段,尚未进行大规模体内实验验证 | 开发基于DNA纳米技术的细胞机械功能调控方法 | 癌细胞迁移行为 | 合成生物学 | 癌症 | DNA折纸自组装技术 | 逻辑门电路模型 | 实验数据 | NA | DNA折纸 | 哺乳动物细胞 | 布尔逻辑门(AND和OR门),机械解蔽生物传感器 | 医学, 合成生物学 |
| 37 | 2025-10-05 |
[Biosynthesis of ganoder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2025-Mar,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 Zhongguo zhongyao zazhi =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综述 | 本文综述灵芝三萜(包括灵芝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机制及合成生物学优化策略 | 系统整合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 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尚未完全解析,分子调控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 提高三萜类药理成分高效生产及灵芝资源开发利用 | 灵芝酸及其衍生物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技术 | NA | NA | NA | NA | 灵芝 | 灵芝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 | 医药 |
| 38 | 2025-10-05 |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flavonoid glycosyltransferase AmGT90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2025-Mar,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 Zhongguo zhongyao zazhi =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从黄芪中克隆并功能表征了糖基转移酶基因AmGT90,发现其能催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形成单糖苷和双糖苷 | 首次报道了黄芪中能够催化黄酮类化合物形成双糖苷的糖基转移酶AmGT90,并初步探索了其催化木犀草素形成双糖苷的机制 | 仅初步探索了AmGT90催化木犀草素形成双糖苷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研究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糖基化修饰的分子机制 | 黄芪糖基转移酶基因AmGT90及其催化特性 | 合成生物学 | NA | 基因克隆、系统发育分析、体外酶反应 | NA | 基因序列、酶活性数据 | NA | NA | NA | NA | 医药、工业生物技术 |
| 39 | 2025-10-05 |
Bacteria-Mediated Intracellular Radical Polymerizations
2025-Mar-1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14.4Q1
DOI:10.1021/jacs.4c17257
PMID:40036043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展示了细菌细胞通过天然生物分子触发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实现多种丙烯酰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细胞内聚合 | 首次利用细菌细胞内天然生物分子作为引发剂实现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开发了基于细胞内聚合的生物正交细胞工程工具 | NA | 探索细菌细胞作为活体催化剂进行细胞内自由基聚合的潜力 | 细菌细胞和多种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单体 | 合成生物学 | NA | 核磁共振光谱、凝胶渗透色谱、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代谢和膜完整性检测 | NA | 光谱数据、色谱数据、荧光图像、细胞活力数据 | NA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细菌细胞 | 基于细胞内天然生物分子触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 工业生物技术,材料 |
| 40 | 2025-10-05 |
A long road ahead to reliable and complete medicinal plant genomes
2025-Mar-04,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7Q1
DOI:10.1038/s41467-025-57448-8
PMID:40032878
|
评论 | 本文探讨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 提出基于完善现有基因组、借鉴作物基因组学经验并应用前沿基因组技术来推进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策略 | NA | 提高药用植物基因组组装质量和完整性,促进功能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应用 | 药用植物基因组 | 基因组学 | NA | 长读长DNA测序 | NA | 基因组数据 | 截至2025年2月已测序203种植物的400多个基因组 | NA | NA | NA | 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