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文献信息而得,供了解领域前沿进展之用。数据源自 PubMed Data ,每日自动更新,已收录文献数量参见 统计表格。表格内容由 GPT 自动整理,可能存在错误或遗漏,请使用时务必注意核实!
如有建议或合作意向,欢迎联系 linlin.yan(AT)bioinfo.app 或 微信 yanlinlin82。本项目遵循 MIT 许可 发布,欢迎下载 源码 自行修改使用。如觉得不错,还请不吝 给我打赏,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除通过在线浏览外,为方便用户离线查阅,本站也提供 付费下载(定价5元)。之所以考虑收费,是因为批量扫描这些文献并整理也是有一定成本的,还请理解并多多支持。本站数据会持续更新,而仅需一次付费,未来就可以随时重新下载到最新版本数据。
序号 | 推送日期 | 文章 | 类型 | 简述 | 创新点 | 不足 | 研究目的 | 研究对象 | 领域 | 病种 | 技术 | 模型 | 数据类型 | 样本量 |
---|---|---|---|---|---|---|---|---|---|---|---|---|---|---|
141 | 2025-06-12 |
Establishing a Serine Integrase-Based Genetic Memory System In Vitro
2025-Jul,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F:3.5Q2
DOI:10.1002/bit.28986
PMID:40171936
|
研究论文 |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丝氨酸整合酶的体外遗传记忆系统,用于DNA信息存储和处理 | 利用三种正交丝氨酸整合酶设计模块化、正交且可量化的体外遗传记忆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级联生物转化过程 | NA | 开发先进的体外遗传记忆系统以存储和处理遗传信息 | 基于丝氨酸整合酶的遗传记忆系统 | 合成生物学 | NA | 丝氨酸整合酶技术 | NA | DNA | NA |
142 | 2025-06-12 |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torulene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2025-Jul,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IF:2.4Q3
DOI:10.1007/s10068-024-01780-0
PMID:40492047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托鲁烯的微生物生产方法及其潜在应用 | 总结了当前提高托鲁烯产量的上游和下游工艺策略,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化妆品和制药行业的潜在应用 | 托鲁烯的研究仍然有限,其商业化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微生物生产中的挑战需要解决 | 探讨托鲁烯的微生物生产方法及其在多个行业的潜在应用 | 托鲁烯及其生产菌株,特别是红酵母 | 生物技术 | NA | 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 | NA | NA | NA |
143 | 2025-05-31 |
The bacterial symbionts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and their role in symbiosis and pathogenesis
2025-Jul,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IF:3.6Q1
DOI:10.1016/j.jip.2025.108295
PMID:40032241
|
综述 | 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线虫与其细菌共生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它们在成功利用昆虫宿主方面的能力 | 强调了昆虫病原线虫与细菌共生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在自然产物研究中的模型系统作用 | 未具体提及研究的局限性 | 探讨昆虫病原线虫与其细菌共生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模型作用 |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和Heterorhabditis)及其细菌共生体(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 | 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方法和高通量技术 | NA | NA | NA |
144 | 2025-05-13 |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The current advances, engineering strategies and trends
2025-Jul,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IF:4.1Q2
DOI:10.1016/j.jbiotec.2025.03.015
PMID:40154620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透明质酸(HA)的微生物生产方法,包括工程菌株的使用、代谢工程策略、工业生产规模及影响分子量的关键因素 | 讨论了利用基因和代谢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来解决分子量、粘度和副产物形成等挑战 | 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更高效、抗污染且能利用低成本底物的工程菌株 | 促进透明质酸的工业化生产并扩展其应用 | 透明质酸(HA)的微生物生产 | 合成生物学 | NA | 微生物发酵、代谢工程、基因工程 | NA | NA | NA |
145 | 2025-05-06 |
Synthetic biology of Fusarium for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valuable bioproducts
2025 Jul-Aug,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2.1Q1
DOI:10.1016/j.biotechadv.2025.108579
PMID:40222460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优化镰刀菌属作为可持续生产多种生物制品的高效平台 | 综述了CRISPR/Cas9、RNA干扰和合成启动子等先进工程技术在优化镰刀菌代谢途径中的应用,以及下一代测序和组学技术对镰刀菌代谢网络理解的扩展 | 代谢瓶颈、监管复杂性和菌株稳定性等挑战仍是工业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 | 探索镰刀菌作为可持续细胞工厂的潜力,以生产生物燃料、药品、酶和其他有价值的化合物 | 镰刀菌属 | 合成生物学 | NA | CRISPR/Cas9, RNA干扰, 合成启动子, 下一代测序, 组学技术 | NA | NA | NA |
146 | 2025-04-18 |
Current advances in microalgae-based fucoxanthin production and downstream processes
2025-Ju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IF:9.7Q1
DOI:10.1016/j.biortech.2025.132455
PMID:40157580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微藻基岩藻黄素生产的当前进展及下游工艺 | 探讨了微藻作为岩藻黄素可持续生产来源的潜力,并评估了不同培养系统、提取技术及基因工程策略 | 仍面临成本、可扩展性和监管限制等挑战 | 提升微藻基岩藻黄素生产的商业可行性 | 微藻(如三角褐指藻)及岩藻黄素 | 生物技术 | NA | 超临界流体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CRISPR基因编辑 | NA | NA | NA |
147 | 2025-04-11 |
Bioconversion of CO2 into valuable bioproducts via synthetic modular co-culture of engineered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and Escherichia coli
2025-Jul, Metabolic engineering
IF:6.8Q1
DOI:10.1016/j.ymben.2025.03.004
PMID:40057263
|
研究论文 | 研究通过合成模块化共培养系统,利用工程化的莱茵衣藻和大肠杆菌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生物产品 |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共培养系统,结合了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大肠杆菌的代谢工程优势,实现了CO2的高效转化和生物产品生产 | 研究可能面临规模化生产中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且未详细讨论长期运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探索通过生物转化CO2生产高价值生物产品的可持续方法 | 工程化的莱茵衣藻(GYD1缺陷型突变体)和大肠杆菌 | 合成生物学 | NA | 合成生物学工具、模块化共培养系统 | NA | NA | NA |
148 | 2025-04-11 |
Mechanism and engineering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localized membrane protein folding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025-Jul, Metabolic engineering
IF:6.8Q1
DOI:10.1016/j.ymben.2025.03.006
PMID:40064436
|
review | 本文综述了内质网定位膜蛋白在酿酒酵母中的折叠机制及工程化策略 | 总结了增强内质网定位膜蛋白正确折叠的代谢工程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 讨论了当前策略的局限性,如异源膜蛋白在酿酒酵母内质网中难以正确折叠的问题 | 研究内质网定位膜蛋白在酿酒酵母中的折叠机制及其工程化应用 | 酿酒酵母中的内质网定位膜蛋白(如细胞色素P450) | 合成生物学 | NA | 代谢工程策略、分子伴侣共表达、脂质工程 | NA | NA | NA |
149 | 2025-04-10 |
Unraveling the potential of bioengineered microbiome-based strategies to enhance cancer immunotherapy
2025-Jul,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IF:6.1Q1
DOI:10.1016/j.micres.2025.128156
PMID:40158322
|
综述 | 本文综述了生物工程微生物组策略在增强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力 | 讨论了合成生物学在重新编程和工程化微生物以提高抗肿瘤活性、增强T细胞功能和实现靶向治疗递送方面的应用 | 存在遗传稳定性要求、有效肿瘤定植和潜在安全性问题控制等挑战 | 探讨微生物组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工程应用的潜力 | 胃肠道和肿瘤内的微生物群落 | 合成生物学 | 癌症 | 合成生物学技术 | NA | NA | NA |